学前教育社会调查报告 学前教育社会调查报告 幼儿教育中游戏缺失 关于学前教育中游戏缺失调查 调查目:幼儿园存在一些游戏缺失问题 调查时间:xx年07月02日 调查地点:xx幼儿园 调查对象:幼儿园小朋友 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这样尴尬场面: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问: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 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习英语、弹琴、绘画等等? 孩子游戏成了变相作业或上课。 一位幼儿园老师设计了这么一个游戏情境:老师扮演“鸡妈妈”,小朋友们戴上头饰当“小鸡”,“鸡妈妈”领着“小鸡”们到小猫家串门,小猫不在家,但在家里地板上留下一些写着数字卡片,让“小鸡”们找出这些卡片,并且根据这些数字在地板上绣花,卡片上写着几,就绣几朵花。 “这样游戏在如今幼儿园里非常典型,老师是想通过这个游戏检查一下孩子们是否掌握简单数字概念。”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黄进说,“但是我们却不禁要问:孩子们在老师设计好游戏里,在老师带领下没有一点自己去开发新游戏情节想法,这样游戏其本身有没有存在意义,是不是成了一种点缀?” 有专家认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游戏当作“糖衣”,靠“糖衣”来诱使孩子们吞下知识这个“苦片”。“人们认为在幼儿园里游戏对学习重要,是因为人们希望游戏能赋予孩子们一些经验、技能和知识。”黄进说,“但却忽视了游戏最重要一点,即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欢愉体验。” 在前不久举办“中囯幼教百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与会专家学者提到了当前学前教育中游戏缺失现象。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教授李季湄说,所谓游戏缺失,更多是从游戏被成人控制这个角度而言。不少专家认为,老师成了游戏设计者,游戏成了老师导演下“一台戏”,成了外部强加活动,成了变相作业或上课。 “游戏应该是孩子自发感受到乐趣行为,但现在许多幼儿园里游戏是按成人意愿在玩。1 经常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说: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孩子们根本不把这认为是游戏,是玩。游戏被当成了工具。” 李教授说,“当然寓教于乐也有其合理地方,但不能都是这样所谓‘游戏’,大部分还应该是孩子自发游戏。” 让孩子们玩自己游戏。她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她跟班上孩子们一起吃卤花生,有孩子突然问:这种有很多味道花生是怎么做出来?于是,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很快孩子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卤花生是种出来,另一派认为是煮出来。曹老师提议孩子们干脆一起来做试验,看看卤花生究竟怎么做出来。于是一组孩子开始种花生,另一组孩子则开始煮花生。答案当然很快就出来了,但煮花生孩子却很有兴趣地加入到种花生行列中。种花生过程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怎么才能让种出花生有味呢,有孩子说直接把辣椒和花椒加到土里,但立刻又有孩子说不对,应该把辣椒和花椒泡水浇到土里;随即又出现了新问题:用热水泡、温水泡还是冷水泡?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44285d8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