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的作用及教学方法 10—0029—01 新课程实施以来, 人教版教材中安排了部分略读课文, 但在 实践中, 略读课文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学习略读课时教 师过于放手, 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和提升。 二是教师将 略读课文的教学等同于精读课文,学生学习的空间小。因此,对 于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定要准确定位, 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略” 出别样风采。 一、略读课文的作用 1.巩固迁移。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在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 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传授阅读 方法,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迁移阅读方法,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 读能力。 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 主要反映了父爱和母爱的深 沉宽广、崇高无私,课文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开情节,传达思 想感情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通过父子对话,交代父亲救儿子 的结果,表现父子间的默契和美好的品格。 《“精彩极了”和“糟 糕透了”》分别通过父子、母子的对话,体现父母之爱不同的表 达方式。学习了这两篇精读课文之后,再学习略读课文《慈母情 深》《学会看病》时,就可引导学生从关注人物对话入手,学习 课文。这样的实践,不仅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阅读方法,而且还 能培养学生将这些阅读方法迁移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2. 延伸拓展。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 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实现课内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 同时,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地向课外拓展、延伸。 如四年级上册课文《卡罗纳》,文前导读提示:“下面的课 文选自《爱的教育》,体现了另一种关爱之情。”书本中“小泡 泡”引导:“课文写得真感人。我要把《爱的教育》这本书找来 读一读。”课后“资料袋”介绍《爱的教育》内容提要。教材三 次出现《爱的教育》,意在引导师生通过一篇课文阅读整本书, 最大限度地增加阅读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整合相关内容的其他文章, 引导学生进行 更广泛的阅读。 如学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 《小木偶的故 事》后,介绍学生去阅读姐妹篇《最棒的还是我自己》与《我不 是一根木头》。 二、 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1. 制定简明的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略读课文教 学的基本任务是:( 1)把握课文大意。( 2)通过自主阅读获取 信息,交流阅读感受。( 3)进行重点赏读。因此,确定教学目 标时,要综合考虑年段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和课文特点等因 素。 以《慈母情深》为例,高年段的阅读目标之一是: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本单元学习重点是: 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 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方法。课文特点:用 35 个小节、短句、 短段的描写,刻画了母亲的形象——瘦小羸弱, 为生计疲于奔命, 但仍坚守着家庭的温暖,对儿女的希望。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确 定为:( 1)认识 3 个生字,理解词语“震耳欲聋、龟裂”等。 (2)了解我跟母亲要钱买书的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4ee45af25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