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诗词 游子吟(yín)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导读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出门远行的孩子缝制身上的衣衫。因为害怕孩子回来得晚、衣服会破损,所以在他临走之前,母亲一针又一针,缝得仔细而密实。是谁说孩子小草一样微小的孝心,能够报答母亲春日暖阳一样的恩情呢? 作者简介 孟郊,字东野,唐代诗人,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孟郊早年生活贫困,到了46岁才考中进士,做了一个小官。但是他不喜欢做官,只喜欢写诗,如果哪首诗没有写好,他就绝不出门,所以人们叫他“诗囚”,即“诗歌的囚犯”。孟郊擅长五言古诗,现存诗歌500多首,其中《游子吟》是他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孟郊在考中进士之前,一直在全国各地流浪,快五十岁了,才在县做了一个 小官。他终于不用四处漂泊了,就把母亲接过来一起居住,《游子吟》就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孟郊一直穷苦不堪,四处遭人白眼,所以比别人更能感受到亲情的可贵。他想起自己出门前,母亲的依依不舍之情,于是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弘扬母爱的诗,一直传颂至今,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 诗词赏析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也是所有诗歌及文学作品最永恒的主题之一。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孟郊是如何歌颂母爱的。对于常年奔波在外的孟郊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而《游子吟》就是从这一刻写起的。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衣服,针针线线都缝得细密,生怕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其实,母亲又怎么会不盼望孩子早点平安归来呢?这样的矛盾,才突显出母亲的一片苦心;这样的日常生活场景,才让母爱于平凡中散发光辉;这样的细节描写,才会亲切感人,撩动读者的心弦。诗的最后两句升华了主题,用小草比喻孝心,用春天比喻母爱,强烈的对比,寄托了孩子对母亲的一片深情。《游子吟》全篇都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过多修饰,只凭着朴素的细节描写和情真意切的表露,千百年来打开无数读者的心扉,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诵读写 《游子吟》是一首平实、温暖的诗歌,在诵读时要注意语气稍缓,慢慢地诵读出来,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4f408b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