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教育随笔:无处不游戏,无处不欢乐

时间:2023-03-29 12:35:10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随着自主游戏的开展,我们渐渐的开始学会放手,相信孩子,游戏时间给宝贝们充足的时间和多样性的选择,让孩子们听从自己的内心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玩的自由、玩的开心、玩出花样。在学习亚太幼教峰会之前,我还在为自己思想和教育手段的转变窃喜。可是学习了亚太幼教峰会,听了爱丽丝老师的讲座后,我再一次被震撼了。也许自主游戏的真谛并不是我之前一直紧密关注的游戏本身,而更应该是一种“游戏精神”

一提起“游戏精神”,大家的反应大都会是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也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吧?也许这也是我们大力主张开展自主游戏的原因。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不应该单单是游戏本身,更应该是一种游戏精神。然而游戏精神并非只在游戏中体现,应该在一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爱丽丝在讲座中举了一个案例,两个女孩儿用透明胶带做了一座立交桥,老师、妈妈都为她们富有创造力的杰作欢欣鼓舞,而爷爷听了这件事,却说她们真是浪费。爷爷似乎是没有游戏精神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关注点并非在孩子们的游戏上,而是觉得孩子们的“胡闹”浪费了很多胶带。

那么游戏精神该如何体现呢?我想也许我们可以在游戏以外的时间,也让孩子们“玩”起来,无处不游戏,无处不欢乐!

一、“玩”中学习——游戏中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能更充分的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游戏中孩子们能够直接的感知生活中的乐趣。教育教学活动要将恰当的游戏融入其中,发挥游戏精神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玩起来呢?那就需要教师发挥教育机制,将教育教学活动游戏化。例如大班科学活动,了解什么是转动,单纯的教师讲解,幼儿


很难理解转动这一动词所代表的真正含义。如果我们为孩子提供多种材料,让孩子们自己去“玩”、去探索、去体验,在玩中发现,那将是完全不同的活动体验。 二、“玩”中成长——游戏中锻炼自理能力

大多数幼儿在家里什么事情都由家长们代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穿衣比赛、自主游戏等,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帮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在游戏中提升自理能力。尤其是自主游戏收拾玩具的环节,小朋友们的积极性依旧很高,边玩边收,主动将玩具归回原位,看似“玩”的过程,孩子们也在慢慢成长。

三、“玩”中改变——游戏中开发想象力、创造力

让孩子多参与开放性的游戏。例如画画、扮演、做手工、续讲故事等等,对于同样的问题,要多鼓励启发他们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去寻找答案。鼓励孩子发现问题。据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总是首先问这样一个问题:“你今天在学校里提出了几个问题?”鼓励孩子思考、做实验。鼓励他(她)集中精力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避免让“我不能”束缚、限制孩子的创造力。伟大的创造往往就是这样诞生的。

相信当我们真正把游戏精神贯穿到一日生活中时,幼儿便会放松愉快的参与到一日流程中,真真正正的做到无处不游戏、无处不欢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51ece2415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