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间操活动计划 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学生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同时,课间操对增进师生情感,提高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校风,以及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审美观,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针对我校课间操时学生"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做操时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应付差事,不仅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反而养成了一种马虎从事的不良作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进行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考虑学校的实际环境与条件,起草课间操初步改革计划书。 一、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应把课间操建设纳入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素质教育、审美教育、智力开发及校风、学风建设体系并成立课间操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金英 组员:体育组全体成员 教务处主任亲自抓管理。德育部门尽力提供保障。体育教师、各班主任教师参加组织、管理;充分发挥体育部作用,每学期开校,对全校体育委员进行培训,使其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协助体育教师检查,监督、促进课间操质量,让学生实行自治管理。 二、确立课间操改革的原则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充分发挥课间操的综合效益。因此,改革课间操应遵循以下原则: l、教育性原则:课间操应从促德、辅智、健体、审美等方面挖掘教育因素,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科学性原则:要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注意活动部位的全面性,特别是大肌群、小肌群、上肢、下肢的全面活动;要注意非对称性运动,左侧 肢体运动,以利于开发智力;还要注意运动负荷控制,以不影响正常课堂教学为主。 3、目的性原则:既要根据课间操的卫生目的,还要根据学校体育的目的来选择和编排课间操,做到有的放矢。 4、针对性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实际情况选择、编排内容,做到因校、因地、因人制宜。 5、群体性原则:课间操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应要求师生员工全员参与,体现群体性。 6、效益性原则:课间操改革要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注重学生参加的自觉性、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 7、创新和特色性原则:课间操内容与形式要时时创新,并且各校应结合自身实际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课间活动模式。 三、课间操内容的改革 1、全年根据季节分为三套课间活动方案(春秋季、夏季、冬季)。 2、两套室外广播操。音乐节拍一致。 3、课间操活动有以下内容: ①长跑(有纪律、有运动量) ②广播操 四、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准确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机制。 ①对班级的考评 要求做到:口令准确,声音洪亮,认真负责,总结全面,及时公示课间操的考评结果,及时处理好班级反馈的信息,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②对班主任的考评 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管理能力,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提高课间操的效果。 各班课间操的评比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中,与班主任的期末考评和岗位等级挂钩,从而增强班主任课间操管理的责任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5bb8ced81c758f5f61f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