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现象波及大学

时间:2022-04-25 21:29: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浮躁现象波及大学 值得警醒!



2011-11-22 09:28



人民网

我要评论 字号:T|T

近日,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网站上登出一篇名为《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从影星来访,一堂课35人缺席谈起》的文章,作者是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庆熊。在文中,张庆熊称,20111110日下午,他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上课,赫然发现教室里空荡荡,一个学生上来告诉我,因为香港艺人梁朝伟来访,35名武警班学员被团委叫去维持相辉堂秩序,因此请假。张庆熊感叹复旦世道变了《广州日报》1119日)

张庆熊在文章中表示,自己愤怒的原因不是这些学生没有事先向他请假,甚至也不是因为学校团委没有经过教务处同意,没有经过哲学学院的同意,就通过武警班的队长让这些学员不来上课而做与娱乐相关的事情他最感到愤怒的,团委的相关领导分不清楚教学科研是第一位还是娱乐追星是第一位。在文中,张庆熊还感慨复旦的世道变了。他表示,以前自己总是欣慰于复旦大学的学生勤奋、聪明、好学,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在课堂、实验室和图书馆内但现在,他觉得,复旦大学一部分学生把追星、娱乐放在第一位了透过委组织学生请假护明星,笔者看到的是弥漫着社会上空的浮躁病。当代社会各领域出现的浮躁现象波及大学,严重冲击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破坏了大学的学术氛围,我们需要重塑大学精神。事实上,团委举办娱乐活动本身并没错,但如果为了迎合社会流俗而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势必会得不偿失。

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出现,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正因为大学有不朽的精神存在,大学才得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美国学者布鲁姆在目睹美国大学与社会的过度结合之后,发出哀叹:大学必须抗拒那种事事为社会服务的倾向,作为众多利益集团中的一个,大学必须随时警惕自己的利益由于人们的要求而更加实用,更为适应现实、更受大众喜爱而受损害。当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迈向社会的中心,其受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丧失了理想主义的大学,从神圣慢慢地滑向庸俗,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一个普通的服务机构,而不知魂归何处。

大学在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功能之时,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应被物利诱惑,被不良风气与思潮吸引,而应始终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批判精神。大学应摒弃过分专业化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遵循大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追求真理、创新知识为终极目标综观世界著名的、有久远历史传统的大学,在坚守大学本质精神的基础上,无不具有自己独具一帜的


大学精神,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博雅之风,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的研究之气,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引领时代潮流的气质,北大的包容精神,清华的严谨态度,这些成为一所大学生生不息的精神之源。

反观我国,在大学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危机。在实用主义、工具主义以及功利主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的文化精神和高等教育本质受到严重的侵蚀,并进而导致了大学主体性的丧失和大学传统精神与理想的衰落实际上,这是只关注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眼光的看法,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大学精神的内涵。作为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及知识精英的荟萃之地,大学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为社会经济输送实用性人才的站台,大学应有它超乎政治经济之外的追求,即发展人(而不是塑造人)和生产知识(不仅是技术知识)。大学的发展史已经证明,没有一定无功利的自由空间,大学中的创造活动是无法开展的。所以,大学如果一味迎合市场的现实需要,最终也必然会为市场所淘汰。这无疑是值得警醒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0c6d266c175f0e7cd137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