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战胜病魔 唱响生命的最强音 作者:马永华 姚忠瑞 来源:《祝您健康》2005年第04期 音乐缓缓地响起,一曲《爱的奉献》在广场上空悠悠回荡,那字准腔圆、声情并茂的歌声感染了金场每一位听众。台下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是不久前在南京市秦淮区平江府广场举行的“关爱健康,珍爱生命”演出的一幕。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台上的这位64岁的演唱者马雪青,曾两度与死神擦肩而过,又历经曲折。传奇般地成为誉满秦淮的“社区歌星”、流行歌手。她,就像一朵重新开放的鲜花,勃发风采;就像一颗刚刚升起的新星,光彩照人。 马雪青出生在南京城南一个依河傍水的秦淮人家。底蕴丰厚的秦淮文化,自小就孕育了她的音乐天赋。从小学时代起,她便喜欢上了吹箫、拉胡琴,也喜欢听人唱歌。她8岁那年,看到别人拉胡琴,她被吸引了;回到家就用两根筷子绑成十字架型,筷子一端插入一只萝卜,算是琴筒,当起二胡,往腿上一放,边拉边唱起来,惹得大家笑痛了肚皮。看见邻居吹箫,她又入了迷,就把家中撑蚊帐用的细竹竿拿出来锯断,用烧红的铁钉烫几个孔,就当起箫来。后来,那个吹箫的邻居,搬家时就把箫送给了她,她也一直很珍惜地保留到现在。 1960年,马雪青考入扬州师范大学中文系,不久就担任了学生会文娱部长和院民乐队副队长。有一次,院里举行文艺演出,服饰淡雅、身姿秀美的马雪青,手持长箫,端坐在舞台一角,为独舞《春江花月夜》伴奏。那悠扬而美妙婉转的箫声,将大家带入了一种如痴如醉的艺术境界,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几十年过去了,当大学校友聚会时,还不断回忆起那动人的场景。 1964年,马雪青毕业分配回南京担任一所中学的语文教师。正当她积极寻找机会,准备在工作之余充分发挥自己艺术才华之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马雪青同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成为“接受再教育”的对象。 那年,马雪青刚刚休完产假上班,就冒着秋凉,与教师们一起去挑河泥,结果受了风寒,患上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发作时,她浑身疼痛,不能站立,去医院上下楼梯都要爱人背送。更糟糕的是,由于风湿“钻心”,不久她又得了风湿性心脏病。 1983年,她病情突然恶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不得不赴上海动了大手术。术后,医生坦诚地告诉她,生命的终期只有6年。可她不信这个邪,仍然坚持教学、工作,居然顽强地活了15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1998年,马雪青的心脏病又一次发作,手、脸、唇一片青紫,白天不思饮食,夜里不能入睡,两条腿肿得就像两个小炮筒,1.60米的身高,体重不到40千克,皮包骨头的臀部,连打针护士都不忍心往下戳针头。经检查,心脏二尖瓣彻底损坏,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222b2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