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知识分子“过劳死”在“拷问”谁? 中青年知分号''也劳 在."拷 死" 问"论? 0李建军 在我们深深为陈逸飞,古月,高秀敏等名人的溘然去世而痛心疾首,为傅彪与肝癌苦斗了一年,最后仍未战胜 病魔而扼腕叹患的同时,我们也应把视角投向男一个英年早逝的中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年仅32岁的中国社科院边 疆史地研究中心学者萧亮中,36岁的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讲师焦连伟,46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 授高文焕,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勇等都先后与世长辞,他们早逝的诱因都被认定为是过度 劳累.近日,年仅25岁的华为工程师胡新宇因病毒性脑炎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逝.对于胡新宇是 不是由于"过劳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过劳死"顾名思义就是超过劳动强度而诱发的猝死.是指"由于工作时问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 导致精疲力竭,甚至引起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继而出现致命的症状."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正武将其病症命 名为"慢性疲劳综合症",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在我国其发病率正逐年增加.据上海社科院最新公布的"知识 分子健康调查"表明: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前的58岁下降到调查时的53岁.一个年仅36岁的副教授说: 我的第一目标是活到50岁,第二目标是活到70岁. "过劳死"的根子在相关制度设置,社会构建等方面.对于中青年高级知识分子的" 过劳死"现象,应该立法,将 "过劳死"纳入工伤范畴.这项政策在日本已得到实施.在2005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黄席樾教授 向大会提交议案,建议立法防止"过劳死".黄教授认为,目前,我国虽已建立一定的劳动保障制度,但却未考虑大量 脑力劳动者工作中的精神压力.在制度层面,我国对"过劳死"还没有明文法律界定,对"过劳死"进行国家补偿的机 制也不健全,没有将"过劳死"纳入工伤赔偿范围.因此必须从制度建设上有所动作,抑制"过劳死"过度蔓延. 当然在学术研究和用人机制方面是不是也有可商榷的地方.我们的知识分子得到空前的青睐.中青年专家学 者一旦学有成就,出于尊重人才,留住人才的需要,组织上往往是对其委任行政职务,这已成为高校和研究院所的 惯倒.然后是压业务担子,成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带研究生一般十几个,要给本科生授课,又出任各级政府 的顾问,各种委员会的委员和学科组成员,各级学会的会长,副会长,理事长,副理事长,经常讲学,开会,评审,要 跑课题,搞课题研究,又要陪客人,赴饭局„„整个奔波劳累,令人难以名状,重用也带来重负.而惟独在身体健康 方面,认为他们尚年轻,没问题,反而忽视了.何勇,年仅16岁就考入淅大,1989年被保送研究生并提前半年毕业, 攻读在职博士时再度提前一年半毕业.留校任教后,先后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教授,任浙大运筹学与控制科学研 究所副所长,成为浙大数学系最年轻的博导,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正因为他生前承担各种繁重的工作,身心疲 惫,连妻子晚饭后要求散步的小小心愿都未满足,他回绝妻子的理由一直是"忙工作".这位学科带头人的英年早 逝是"我国运筹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一种不合理运行机制下的必然"产物". 作为中青年高级知识分子本身,是否也应该强化一下健身意识,学会劳逸结合,学 会心理调适,自我放松.虽 然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和生活压力陡增的时代,爱拼才会赢是对的,但由于过分拼时问,拼精 力,拼自己.就会造成爱拼也会累死的悲剧.年轻是一种本钱,但自恃年轻而过度透支自己,同样会为年轻而付出 代价.我们的不少中青年高级知识分子长期保持伏案的>--/惯,不爱运动,生活没有规律,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 态,致使各种颈椎,脊椎等职业病或"富贵病"频发,我们是否也应合理调整一下饮食结构,定期体检,加强体育锻 炼,增强身体素质?像何勇"发烧到38,39ac还说没事,处在昏迷中还在念叨背包中要读的书"的精神的确难能可 贵,但是不是就值得仿效?生命抑或是年轻的生命对我们只有一次,爱惜他,呵护他并延长他,提升他已成为现代 人的一种可责的素质,中青年的"过劳死"现象已为我们敲起了警钟! 在行文结束前,一则数据又叫人忧虑.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央视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做了一项调 查:在被调查的1218人中,每天工作不足8小时的人占34.4鬈,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65.6鬈.其中每天工作10小时 以上的人已经超过20%,82%的人选择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惟一条件是"奖金如果足够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2877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