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欣赏专题测试卷 (一)阅读《三峡》 ①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见曦月(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③良多趣味( ④属引凄异( ) ⑤略无阙处( ) ⑥夏水襄陵( ) ⑦沿溯阻绝(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B.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C. 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D.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神情与苏黄不属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 ) A.春冬之时 何陋之有 B.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以其境过清 D. 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 ~15题。 说 园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陈从周 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自来学者从各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见,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所见闻掇拾到的,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处理原则悉符画本。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它与植物园有别,是以观赏为主,而非以种多斗奇。要能做到“园以景胜,景因园异”,那真是不容易。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我国园林是各具风格的。古代园林在这方面下过功夫,虽亭台楼阁,山石水池,而能做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我们民族在欣赏艺术上存乎一种特性,花木重姿态,音乐重旋律,书画重笔意等,都表现了要用水磨功夫,才能达到耐看耐听,经得起细细的推敲,蕴藉有余味。在民族形式的探讨上,这些似乎对我们有所启发。 (节选自《陈从周园林随笔》) 13.下面的内容,不能直接体现“静中生趣”的一项是( )(3分) A.绕池一周,有时走走,有时可驻足。 B.止步槛前,细数清水中游动的鱼儿。 C.坐在亭中,迎着清风等待欣赏月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58cda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