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构成——圆点的平面构成 授课年级:初一年级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分析: 在平面构成中形态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点是造型艺术中最小的构成单位,是版面构图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是一切形态的基础。由点可用构成线,构成面,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生活中也到处都有“点”的身影。通过本次课程,能使学生能更好的认识“点”,学好平面构成。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感与新鲜感,对美术知识具有一定基础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点的构成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同时也是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一个要素,相信初一的学生对设计都会感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生活中的各种“点”,了解点的构成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构成,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法、比较法、观察法,讨论点所具有的特性、作用,通过实践来完成一幅圆点的平面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平面构成的兴趣,并能应用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之中。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点的作用、排列方式 难点:掌握点的大小、疏密、规则及无序排列方式对画面产生的效果 解决方法:通过比较法,讨论不同排列方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幅由不同大小和疏密的网点所组成的图像。 师:点是版面构图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是一切形态的基础。 2、出示图片,问:从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可以将什么看作点呢? 师小结:花朵与大片绿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花朵相对于绿丛便 有了点的性质。 3、出示课题:点的构成——圆点的平面构成 二、教授新课: 1、出示图片,问:你看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 师小结:当画面中只有一个点时,人们的视线就集中在这个点上,从而也加强了对点的 关注度。所以点在画面的空间中,具有张力作用。 2、出示图片, 师:在上2张图片中,我们看会到2个点能连成一条直线,三个点能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下面2张图片中,你又能看到什么呢? 师小结:当出现等大的点时,由于点与点之间的吸引作用,使点与点之间在心理上产生了连接的效果。 师:现在我们来看“S”,可以看到将大小一致的点按照一定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人的视觉会有一种由点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受。因此,我们就会看到这个“S”形的字母。 3、出示图片,问:观察一下,第一眼你会看到哪个点?为什么? 师小结:当画面出现大小不同的点时,首先你会注意到大的点,然后才会注意到小的点。因此,整个画面就具有一种节奏感,有主次之分。 4、出示图片, 问:你看到了什么? 师:雪花。那你看到了哪几种雪花呢?它们分别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样不同的感受呢? 师小结:这些有圆点构成的雪花,起到了一种几种视线的作用,当你一看到这幅图片就注意到了这些聚合而成的雪花,这就是点起到的聚合作用。 5、出示图片,看一看,想一想,在这2幅画面中,你会观察到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师小结:相同之处:由圆点由大到小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的画面, 不同之处:排列方式不同,左:横竖排列; 右:发散、放射状、以一个基本型重复排列。 师小结: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轨迹、方向进行变化,就会产生一种空间感、节奏感。 6、出示图片,我们再来观察这2幅图片, 问:它们的排列方式是怎么样的? 师在黑板上展示,请学生在黑板上加以添加。 7、出示图片,问:这2幅画面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师:相同之处:由圆点按横竖排列组成的画面 不同之处:左:圆点由小到大渐变排列,只有一种黑色 右:圆点大小一致,彩色 8、出示图片,看2张在生活中的由圆点构成的海报。 师:大家会发现,左边的海报是有规则的排列,而右边的海报则无序排列,这2种不同的排列方式,你更喜欢哪种?给你带来了哪种不同的感受? 师小结:规则的排列给我们一种整齐、有条理的感受,而不规则的排列方式则给我们一种自由、随性的感受。 三、作业设计 1、请单以“圆点”为基本要素设计一幅有序、或无序排列方式的点的平面构成 2、大小:12 X 12 cm的正方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765df6fab069dc5022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