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学案

时间:2022-04-15 16:36: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赤壁赋》学案

2007.11.28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赋”的有关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说明:这些目标体现散文鉴赏方法的指导,也要求对作者思想情感的体会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学习难点重点:

1 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 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说明: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特质与情韵,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

②形象优美,善于取譬: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连用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③情景交融的特点:全文的抒情,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典故。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三、走进作者:

苏轼,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期间,常常游览人们传说的古战场赤壁,都不免触景生情,发出惊世浩叹。由此,中国文学史上就增添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妙绝伦的散文。他写成《前赤壁赋》时,展纸挥毫写了一幅长卷。传到明代,董其昌拜观了真迹,十分倾倒,说苏轼的书法笔力欲透纸背,全用正笔中锋,每波划尽处,常有聚墨痕,如黍米珠。因此叹曰:“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今天,让我们一起步入苏轼为我们构筑的文学哲学的殿堂,领略苏轼那卓绝的雄风。

(说明: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并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课文而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对理解文章很重要。而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这段话中的“成熟”,很好概括这一特点。同时,余秋雨富有深情,又极具文采的话语,奠定了与文本相似的情感基调。赤壁战场的提示,很容易让学生想起苏轼的《赤壁怀古》,能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文本营造的语境氛围。)



四、指导诵读:注意感情流露



这篇课文体裁为文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特质与情韵,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诵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押韵和形式中的对偶句。

先请同学们听示范朗读,对照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自己跟着低声吟诵。 第一段 间,天,然,仙

第二段 桨,光,方; 慕,诉,缕,妇

第三段 稀,飞,诗;昌,苍,郎;东,空,雄;鹿,属,栗;穷,终,风 第四段 往,长; 瞬,尽; 主,取;月,色,竭,适 第五段 酌,藉,白

我们会发现,有些字听起来并不押韵,这是由于语音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发生变化的缘故,在苏轼创作的北宋时期,它们都是押韵的。

(说明:通过听示范诵读,自己自由诵读,初步疏通字词,扫清字词障碍;同时通过用韵情况的了解,初步了解了文赋的一般特点;在了解文赋的特点基础上,有助于把握诵读过程中的快慢停顿等节奏,有助于进一步体会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通过几次诵读,学生基本被文本体现的美妙情境所吸引,进入文本营造的特定语境。进入文本,才能进一步赏析和感悟文本。)

在充分预习并能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提示: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本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初步接触以文为赋: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五、研习课文:

通过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

1 1段交待了哪些记游的要素?这些要素对后文的展开有何作用? 时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秋风清爽,皓月当空) 地点:赤壁(三国英雄伟业)

人物:苏子与客(后文的主客对答) 游览方式:泛舟(置身于江月之间)

(说明:开始四句,交待时间、人物、地点和游览方式,分别为描写秋景,主客对答、赤壁怀古和舟中情事做好准备,简炼精当,为全篇揭开序幕。把握住这些,就把握住了课文的行文思路,发展脉络,有助于进一步研习文本,体会其由景生情,由情发理的行文过程。)

2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作者怎样描写景色?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 3、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感觉?心情如何? 4、这时的心情用什么字来概括?(乐)

(说明: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教学难点重点,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暗含散文鉴赏的思路和方法的指导——遣词用字的巧妙对景色描写的作用,景色描写的精妙对抒发情感的作用;景色特点与抒发的具体情感的对应关系。教师的问题只是指明学生探究的方向,提供一定思路和方法,至于具体的鉴赏内容则鼓励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感受认识,自主探究。同时,小组间同学的共同参与、探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认识。)

5、如此诗情画意的美景情境,如此酣畅淋漓的心境,又怎可没有诗呢?诗人不禁吟咏起诗来。哪一首?(“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指《诗经·陈风·月出篇》) 6、诗人为何会吟咏这一首呢?

七月既望,即七月十六日,皓月当空,自然想起有关明月的诗来。《月出》诗写出了在明亮月光下美人的娇好容貌和幽闲体态,引起感情上爱慕和烦闷不安。在传统文学中,美人有着特定的含义,常用来喻指君王,理想。苏轼被贬黄州,仍然心系庙堂。

7、饮酒乐甚,吟咏不足,故扣舷而歌。歌什么?

明确: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但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说明:此系列的问题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理,由明晰作者的情感,进一步探求作者情感产生的深层原因,从而逐渐

触摸到作者深邃的人生感悟和哲学体验。这一层的意思较难理解,老师由浅而深,由易而难的引导、讲解,极为重要。) 8、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客人的洞箫声。) 9、如何写箫声?

(说明:此系列的问题设计,旨在引领学生回归文本,深入赏析文章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解决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的学习重点难点。同时也进一步体会情境刻画中蕴涵的作者情感,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六、作业随笔《逆境中的超脱-----我看苏轼》

儒、道思想,佛教的揭示人生与宇宙本质的教义,对苏轼也有极深的影响。苏轼的朋友中有不少是和尚、道士,他也常出入寺、观,获得超越是非、荣辱、得失的人生了悟。在该时期他的其它诗文中颇有体现。

可以说正是佛、道思想使苏轼走出了人生的低潮,使他变得更豁达乐观。可以说这是他精神解脱的主线。但儒家思想是其基础,儒家入世进取的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的处世原则都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烙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6faa0e6650e52ea541898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