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长恨歌的双重主题矛盾 《长恨歌》是白居易成功作品之一,几千年来古今传诵。诗歌语言通俗易懂,以“长恨”为主线,恨是长恨。《长恨歌》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时诗人35岁,与友人游玩由景而发,此时期诗人作品多以嘲讽诗为主。诗人又是以嘲讽的想法,批判君王荒淫误国带来的政治悲剧。《长恨歌》应从对政治的嘲讽和爱情的歌颂双重主题矛盾分析。 诗人通过直接叙述,直接抒情,借景抒情,让读者从他笔下诗化的一个个小故事,进行揣摩,回味,感受。全诗分四层分析,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 以“重色”开头,诗中首句奠定了诗的悲剧气氛,统领全诗的“恨”。在武惠妃病逝后,玄宗寂寞空虚,杨玉环与唐玄宗华清池的相遇,“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两人似乎就相见恨晚。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 “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两人两情相悦,上演的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铺垫了之后政治社会的衰败。 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安史之乱爆发,“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玄宗逃难,“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禁卫军叛变,被迫赐死贵妃,“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此层诗人有意淡化了唐玄宗荒淫误国引发的安史之乱,而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带给读者悲剧气氛的感染高于历史的理性批判。 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杨贵妃死后,唐玄宗蜀中路上只有“风萧索”,“日色薄”,蜀山依然青,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唯有肠短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诗人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借景寓情,极力渲染唐玄宗在贵妃死后无比痛苦悲伤,诗里行间又无不流露着诗人的对这场悲剧爱情的同情。我认为在这里写极大的爱情悲剧的同时,又进一步重申了这场政治悲剧玄宗的主导。 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升天入地求之遍”,“两处茫茫皆不见”,生死两人相恋至深与两地茫茫,“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唯有以信物相托,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的浪漫主义写法,更多的主观成分超越现实。“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化作的恨在叹命运的作弄,政治伦理的摧残,政治上的身不由己,此时的恨穿越了时空。倘若只是普通的两人,也就不用背负着如此沉重的政治负担,那是整个国家,整个国家的百姓。 《长恨歌》从对君主失政误政的揭露和嘲讽看,是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纯粹从对杨妃和唐玄宗的悲剧爱情的同情看,这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72a4e6127d3240c8447ef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