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组的观点是双重主题说,即是爱情说且又是政治讽喻说。 说是爱情诗,我们组从以下而知:首先,从白居易的人生经历来看,他自身也经历过悲剧式爱情。正是有如此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白居易在写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的时候,特别是写到两人的生死相别之后的那些大段大段地抒情描写,入骨三分,要把人的肠子都化了,“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说出这段话的人若不是自己也有此缠绵悱恻的深思,光凭借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又怎能说出这等佳句,如果那段与湘灵的爱情是真,他可能更了解这种冲突的痛苦。且在白居易怀念湘灵的诗中,有一些字眼和诗句,和长恨歌中极为相似,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长恨歌》的写成。 其次,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这些全部都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将玄宗重美色看作是安史之乱的导火索,但也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让我们被悲剧气氛所感染,同时也淡化了批判的语气。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的寂寞悲伤和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后两部分深切地写出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捉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 诗人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 又何尝不是在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呢?前人曾评价唐玄宗“思倾国,果倾国矣”,为其重色、求色而痛心。全诗并不是一味的叙述和感伤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诗歌前半部分意在讽刺,借两人的情事,暴露统治阶级荒淫无度、贪色误国,以至引发“安史之乱”。后半部分将两人淋漓尽致的爱与前半部分相呼应。如果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与政治分开来考察,他们的爱情可以说爱的真,爱的热烈。但是在政治的因素下,他们最终会酿下长恨的悲剧。 唐玄宗的长恨:失去爱的人 杨贵妃的长恨:与玄宗的过往既是幸福又是遗憾。 长恨所在: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 诗人的长恨:国家的灭亡。 其实,诗人也在讽刺着唐玄宗为了自己放弃心爱的妃子,身为一朝君王,面对爱妃即将被处死却不能阻挡,反而任人左右,将前朝之事的罪过全都归结于一个女子的身上。在爱妃被处死之时,不是拼尽全力去保护她而是不愿看到,等到爱妃已死去都看不见她的尸体了才留下眼泪。 除此之外,每个人内心都有渴望一份爱情的心理。而且希望爱情的过程越波澜起伏、越惊天动地越好。人们这种对爱情期盼的心理会不自觉地扩大到他人身上。所以,当人们看到《长恨歌》中对李杨爱情的描写之感人之惊天动地时,便忘了对其主题加以理性的分析。只注重于后半部分对两人爱情的描写,而忽略了前半部分对玄宗的讽刺。诗人仿佛也对荒淫误国所处理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使后人读起来是爱情诗又是政治讽喻诗。 ①《戏赠元九、李二十》“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秦中吟》为讽喻诗) ②诗人很看重讽喻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b5d28c0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