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与传说 <端午的由来 —、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 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 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 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 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 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 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 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二、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 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 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 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 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导 航地图下载]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 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谗 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 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 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 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三、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220年)孝女 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 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 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 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 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74f47d9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