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的问题 1、产业链条不完整。目前,大多数的屠宰企业,业务主要停留在屠宰加工、肉品批发。处于中间环节的屠宰企业,没有向养殖、肉品深加工、品牌建设、市场销售等环节延伸。企业缺少利润增长点,发展空间有限,抗市场风险能力较低。屠宰和养殖结合,一方面能够有效保障肉品安全,另一方面,就地屠宰,减少了畜禽大运大调的频次,有利于动物疫病防控,有利于公共卫生安全。 2、政府服务亟待不断优化:一是为了防止行业垄断,必须坚持自营和代宰共存的模式。代宰模式涉及到屠宰服务价格许可,在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严(企业检测项目增加)、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三重压力下,按照现行的每头生猪屠宰服务费用不高于40元的标准,以代宰模式为主的企业将生存艰难;二是由于地区之间工作开展不平衡、生猪经营户和中小型餐饮企业业主法制观念淡薄,加之各执法部门力量短缺等众多因素,短时间内私屠滥宰现象将会出现,尤其以城郊结合部、县与县交界部位突出,巩固集中屠宰成果压力较大。 3、政策扶持有待加强。一是屠宰企业流动资金需要大,在信贷方面没有享受优惠政策;二是牛羊、家禽定点屠宰逐步走上正轨,现有生猪屠宰场的产地、环保设施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二、建议 1、炼好内功,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一是县市级屠宰企业要主动学习、借鉴大型屠宰企业产业化发展和内部管理经验,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理念,发挥地域优势,主动由辖区内养殖场合作,发展品牌畜牧业、订单畜牧业、电商畜牧业,提高生猪养殖和屠宰企业效益。二是做好市场调查,认真分析供应侧需求,独辟蹊径,与大型屠宰企业开展产业化竞争。 2、强化服务,营造公平宽松环境。一是搞活价格管理。由生猪屠宰企业制定服务目录,测算服务成本,报价格主管部门审批,再经过屠宰企业和经营户充分协商,签订服务协议后实施。二是公安、食品药品监督、农业等部门要建立快速反应和联合行动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营造公平机制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政策扶持,注入发展活力。一是在牛羊家禽屠宰场设置规划中,明确优先利用现有A级生猪屠宰场的土地、污水处理、人力等资源;二是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屠宰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品牌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屠宰企业信用贷款给予支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7529edf97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