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暮江吟》中的时间问题 淄博师范(255100) 秦克铸 对《暮江吟》(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9课)中的“时间”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小学语文教师手中的各种教学参考书、工具书上的说法也很不统一,以致有些青年教师被搞得无所适从。笔者认为,《暮江吟》诗中涉及的“时间”问题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予以注意。 其一,《暮江吟》并非始终写“暮色江景” 如果只从《暮江吟》的标题看,此诗似乎应始终歌吟“日落前后”的暮色江景,但诗中“可怜九月初三夜”的“夜”字,以及“露似珍珠月似弓”,则明显地是在写“夜晚”。因为露是“空气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发热量,使得地面或地物表面的温度低于气温(但仍高于0℃),而凝结在其上的水珠。常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参见《辞海》)。由此可见,此诗标题与内容有不相吻合的地方,并非始终写暮色江景。理解此诗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个特点,不能机械地只从标题去理解内容。有人认为,此诗的标题与内容中的时间不完全相符是作者的疏忽或失笔。其实,这种情况在唐诗中是很常见的,如杜甫的《日暮》就从黄昏时分一直写到“草露滴秋根”;贾岛的《暮过山村》也从日落写到明月高悬。所以,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文学作品。 其二,《暮江吟》主要是写“暮色江景” 《暮江吟》全诗共四句。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将要落山的太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受光多的部分呈现出一片红色,而受光少的部分则呈现出深深的碧色。夕阳斜射,红日西沉,江水尽在残阳铺照之中。这是最真实可信的暮色江景。诗的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是写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显现,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一弯新月悬挂在天幕之上,如同一张精巧的弓。诗中“九月初三”与“月似弓”上下紧扣,写的是黄昏时的自然景色。这里的“九月初三”,点明时间, “月似弓”则是看到的景象。当然,这种景象只能在日落后不久才能看到,因而这两句主要还是写暮色江景,而不像有些书上说的那样是写“美丽的夜景”。 说后两句仍主要写暮色江景,有其科学上的依据。天文学常识告诉我们:九月初三日,月亮位于太阳以东约45°,形状像个反C字形,即“月似弓”,日落后出现于西方、西南方低空中,可见时间局限于日落后2—3小时。从诗中看,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时,月亮的地平高度不会很低。太低了, 由于树木、建筑、雾气等影响就不会看到。据此,可以推测, 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时,当在九月初三黄昏,即日落后不久。从民用时间看,仍属于傍晚,即“暮”的范畴。 其三,《暮江吟》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暮江吟》前两句写的时间是日落前(一小段时间)或日落时;后两句主要写日落后(一小段时间),即黄昏;由后两句还引伸出夜里一段时间。这完全符合作者的观赏顺序,即作者先于日落前看到了“残阳铺照”,又于日落后看到了“月似弓”,再于夜间看到了“露似珍珠”。大多数教学参考书、工具书都认为,“月似弓”与“露似珍珠” 是作者于夜间同一时刻看到的,前写天上,后写地下。显然, 这是因为缺少天文、气象常识,忽视了两种自然现象之间的“时间差”问题。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时,只能是在日落后不久。此时,由于太阳刚刚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热量还不多,凉露尚未形成;而等到夜里“露似珍珠”之时,似弓之月却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线以下了。 原载《小学教学研究》93年第八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7fe9d5801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