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野菜赏析

时间:2023-01-05 08:34: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故乡的野菜赏析

《故乡的野菜》发表于19242月,也是周作人“平和冲淡”小品文的代表作。

作品分析:

主题:周作人是一位颇重雅趣的作家,然而他笔下的雅趣往往脱胎于野趣,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不惮其烦地介绍了习见于故乡的荠菜、马兰头、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紫云英,它们的形状、颜色与用途,以及围绕它们而展开的浙东民俗,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民俗画卷,民俗风情的描绘与民谣、童谣相映成趣,成了本文最亮丽的风景线。

艺术成就:首先,具有平和冲淡的文体风格。思乡之情人皆有之,可作者偏说故乡对于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这乡情似乎淡得不能再淡,但对故乡的几种野菜都念念不忘,写得还那没富于情趣,无形中透露出用情之深,浓郁的乡情偏以平淡出之,正是周作人散文的一贯风格。其次,舒缓自然的语言表达,夹叙夹议的抒写体制,是谈话风文体的典范。周作人自称写文章是和“想象的友人”闲谈,“只是我的写在纸上的谈话”,他的文章带有家常闲话的随意性和亲切感,所谓“信口信腕,皆成律度”,随兴而谈,毫无拘束。《故乡的野菜》从他的妻子买菜看到荠菜,想到浙东乡间妇女小儿买菜的事情以及小孩们唱的歌,引《西湖游览志》《清嘉录》的有关记载,又联想到鼠曲草和小孩赞美的歌辞,以至清明扫墓时所供的麻果和草饼等,在即兴闲聊中传达出一种优游自在的恬淡趣味,


写野菜,写民俗,一切皆如行云流水,自然而然,没有任何人工雕饰的痕迹,细细品味,又觉得意境深远,耐人咀嚼。他用自己的个性和才华,将西方随笔的谈论风格、中国散文的抒情韵味,以及日本俳句的笔墨情趣,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夹叙夹议的抒写体制,“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读周作人的散文,就象坐在“苦雨斋”中,听主人自由的,有趣的、温煦的闲谈,形成一种“名士谈心,野老闲游”式的自然节奏。第三,具有言简意赅的结构章法。短短三百字,简洁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地步,却又如层峦叠翠,层次、变化尽在其中。文中写三种野菜,写法各不相同,更显文笔之变化多姿。第三,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充分显示了学者式散文的特色。周作人学识非常渊博,令人吃惊,其散文,常常在中外古今、广征博引之中来论述问题、阐明事理,而这种论述和征引又是那么的自然,信手拈来,毫无吃力之感,如写荠菜,我们先看到乡间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的生动图景,又听到有趣的民谣,读到古籍上有关荠菜的种种记载,真是信守拈来,皆成文章,看似随意说说,却又诗情洋溢,兴味盎然。第四,简洁、古雅、含蓄、凝重的语言风格,具有一种涩味和简单味,耐人咀嚼,回味无穷。周作人并不看重用“纯粹口语体”写的散文,他的语言是一种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杂糅调和的语言,涩而有味。

周作人的小品文创作所展示的美学形态,对丰富和繁荣新文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68f509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