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与灵通山有关的历史公案 作者:马 乔 来源:《闽南风》2009年第02期 但凡名山胜景,总有层出不穷的传奇与传说流传于世,灵通山亦然。对于传奇与传说,多数人相信存在就是合理的。但也有—些人不人云亦云,他们对于既成事实的东西,有时也要来一番深考细究,以证传奇和传说的真伪。对于这些人,真实性永远是第—位的。我大概就属于上说的后—类。 灵通山是—座位平和县境内的名山,与它有关的故事多如繁星,而让其粉丝群最为津津乐道的有明朝时的大旅行家兼地理学家徐霞客到过这里。能把—名地理学家吸引而来的山,其身价自然非同凡响!徐霞客是与闽南名人黄道周一起游览灵通山,这明明是铁钉钉木板的事。比如有一篇发表在省史志办网站上的文章《徐霞客与灵通岩》,文章中说:“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相信徐霞客这位大旅行家确实到过灵通(山)。”作者不仅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例如《黄道周与徐霞客生死之交》的作者和《徐霞客三游漳州》的作者,也与该文持相同的见解。 然而—样米养百样人。对于徐霞客是否到过灵通山有人就不信上举三文的观点。换句话说,他们对徐霞客到过灵通山持怀疑态度。这些置疑者的理由归纳起来有四:—是徐霞客自己没提过游过灵通山。徐霞客这人周游神州大地时有写游记的习惯。但今人在徐霞客所著的《闽游日记前•后》中,直到后人编纂而成的《徐霞客游记》里,均读不到徐本人留下的到过灵通山一游的文字。在《闽游日记前•后》里,徐霞客只记录了他二次到漳州的经历,他游历九龙江和北溪时留下了观感,却不见其记载的与灵通山相关的只言片语。 置疑者的理由之二认为黄道周写的、记录黄徐同游灵通山的《分阄十六韵》序言是孤证,不足以证明徐霞客到过灵通山。黄道周的《分阄十六韵》序言是这样写的:“徐霞客毗陵来访予山中,不一日,辄搜奇南下,觅篮舆追之,百里又及,相将于大峰岩次……分阄各得十六韵”。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徐霞客从江阴来访我不遇,等我—天便又南下游访名川大山去了。我回漳浦北山后听说徐霞客来过又离去了,急忙探听清楚徐霞客的去向,赶紧雇了—乘轿子去追徐霞客。所幸追踪百里终于赶上他。于是同往灵通岩游览。期间用抓阄办法,各写十六首诗以记到灵通山一游。而不同意徐霞客到过灵通山的人对上列黄道周写的东西根本不买帐,他们说:那能说明什么?要当证据请再举出可以互相证明的东西?! 质疑者的第三个理由是徐霞客—生五次入闽,其访闽之时段与有人说其到过灵通山游览的时间对应不上。这些人言之凿凿:徐振之(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其号)—生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28岁以前,游览过太湖、泰山等地,但没有留下游记;第二阶段为28岁至48岁,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留有游记一卷;第三阶段为51岁至54岁,历时4年,游览的范围包括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而据推断,黄道周的《分阄十六韵》写作时间似在徐霞客游历八闽山水阶段之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是黄道周的年谱里没记载这件事。黄道周是被清乾隆皇帝誉为“古今完人”之辈,后人为其编纂年谱者众。如明人洪思就撰有《黄子年谱》;同为明人的庄起俦亦撰有《漳浦黄先生年谱》;到清朝时期,同样还不乏为黄石斋(黄道周之号)修年谱者。如清人郑亦邹就撰有《黄石斋年谱》。但不约而同的是在这些不同编者所成的《年谱》中,都找不到黄道周与徐霞客同游灵通山的记载。 我与以上质疑者不同的是,首先,笔者发现《分阄十六韵》并非孤证。黄道周与徐霞客“将相于大峰岩”,在黄石斋的遗著中并不仅仅见之于《分阄十六韵》。比如他的《五言•古风四首》跋里,也有记载。如下:“右四章,百韵千字。值徐振之行,潦草成篇,聊存远征。……癸酉(崇祯六年)长秋,丹霞侨次,弟黄道周书。” 该诗之跋至少揭示了以下几层意义:其一,该跋与《分阄十六韵》序言可以互为佐证徐霞客到过灵通山。其二,有助于厘清黄道周的《分阄十六韵》写于何年?因原诗序言中并没有明示《分阄十六韵》写于何年何月,这一点恰恰又关系到徐霞客访游大峰山的时间,现在有了《五言•古风四首》跋,知道《分阄十六韵》序言写于崇祯六年即公元1633年。其三,至此,人们知道了徐霞客与黄道周“将相于大峰岩”的时间在1633年。用这个1633年对应一下徐霞客—生游历的三阶段,一下子就发现:徐霞客游览浙、闽时段,恰恰止于1633年。换句话说,想通过质疑徐霞客游灵通山的时间不在其游览八闽之时段,进而否定徐霞客到过灵通山是站不住脚的。 其次,关于《徐霞客游记》中“没有记载”自己到过灵通山问题。依愚之见,有以下几个原因和可能:—是他从未记过自己到过灵通山。徐霞客—生并没有自始自终都写《游记》。从已知的材料看,他游历太湖、泰山就没有留下游记。他从28岁至48岁20年间游踪遍布浙、闽,以及黄山、嵩山、五台山、华山、恒山,也只记下—卷《游记》。徐霞客真正重视《游记》的写作是在他的晚年,即始于他51岁止于他54岁。这4年他游览的地方包括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地,短短四载,他却写了《游记》9卷。而徐霞客与黄道周相携同游灵通山,恰恰在他重视写《游记》之前。 二是《徐霞客游记》里本来有游灵通山一截,但不慎弄丢了。遗失《游记》的原因,除了战乱与自然灾害外,—般人能想到的还有二点:之—是游程中毁损。徐霞客历游名川大山时,曾有过遭劫强盗抢劫,差点成剪径人刀下之鬼的经历。如在公元1636年他51岁时第四次出游中。在湘江就遭遇强盗。他的行李、旅费被强人洗劫一空,还险些丧命。之二是疾病袭扰。崇祯十三年(1640年)农历六月,徐霞客就病倒在云南鸡足山再也无力行走,最后还是当地的地方官派马车送其回江苏江阴老家的,到家后不久,他就病逝了。旅途患病,顾命都来不及了,对《游历》的保护有时也就难免不周了。 此外,—般人想不到也不了解的还有,徐霞客外出游历记下《游记》,并不都是随自己的归程带回家的;而且既便是自己带回家的《游记》,他也不是从不示于人的。这从徐霞客与钱谦益的交往中可找到佐证。钱谦益、陈函辉写的《徐霞客传》和《徐霞客墓志铭》都提到过:崇祯九年即公元1636年仲秋,徐霞客到达滇西,探明长江之源出自金沙江而非岷山导江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8e599f3cd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