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苏洵为何给儿子取名苏轼苏辙苏轼苏辙名字由来 【历史典故】苏洵为何给儿子取名苏轼苏辙?苏轼苏辙名字由来 苏洵为何给儿子取名苏轼苏辙?古代极重取名,作为一代文豪的苏洵,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自然也花了不少心思。苏洵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这中间又有什么讲究? 苏洵年少时并无行,至二十七岁方发愤读书,二十九岁生下苏轼,三十一岁生下苏辙。在苏洵年将近四十的时候,曾经写下了一篇文章《名二子说道》,明晰提及自己为两个儿子命名的原因。 两兄弟的名,都和古代马车有关。 对长子苏轼,苏洵写到:“轮、齿脂、砌、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临牌也。轼乎,吾怨汝之不外饰演也!”“轼”就是古代车前用做乘车人楼梯的横木。和车轮、车辐(提振轮圈的细条)、车盖、车轸(车底的横木)较之,轼仿佛没什么促进作用。可是,如果一辆马车没车上楼梯的横木,又总使人真的不完备。于是,这个没实际促进作用的“轼”,就只剩装饰的促进作用了。苏洵说道,我儿苏轼啊,我害怕你不特别注意外在的装饰啊。苏洵期望苏轼能察言观色,掩盖真心,行事不要冲动,对人无法过分诚恳。 对次子苏辙,苏洵写道:“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辙”就是马车行走留下的印迹。苏洵说,天下的马车行走都遵循前车的印迹行走,可说起马车的功劳,大家根本不会提到车辙。虽然车辙无功,但一旦车翻了马死了,出了祸事了,车辙也不会受到牵连。苏洵的意思说,如果苏辙能够甘心做一个车辙,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也可以免于灾祸。 做为一个父亲,本应期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不说道光宗耀祖风流终生,至少也该出类拔萃,与众不同吧。可以堂堂“八大家”之一的苏洵为何期望儿子学会掩盖真心,甘心理想呢? 这就要说到苏洵坎坷的求官的经历了。 后人提出诉讼“三苏”,多津津乐道“一门三进士”,甚至有人指出三苏就是同时托福中进士,其实不然。《宋史》记述:“岁余举进士,又握田才异等,皆不中。”苏洵二十七岁立志读书,二十八岁已经开始出席科举考试,之后又出席田才异等的考试,但是都没托福中。此后苏洵还托福了十多年,但都没考上进士。在嘉?二年,父子三人一起走进京师,在那一科中,苏轼和苏辙兄弟高中,而苏洵则没提到。或许就是苏洵不屑于和儿子同科考试。当两个儿子一托福即为中之后,苏洵语带伤感的写到:“莫道登科极易,老夫例如登天;莫道登科容易,小儿如拾芥。”一转眼,苏洵出席科举已经二十余年,依然就是一无所成。进士功名对于儿子来说,如此轻而易举,对于苏洵来说,却是那么料不容即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b8074acbb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