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22-10-11 15:17: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设计与反思

临川区孝桥中学 李龙芳

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贯穿在每一堂语文课中。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二、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三、 情感目标

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难点: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学情分析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90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集体又有不同的个性,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巧妙使用类比手法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次等生吃了。比如简单的问题,可由全体学生同步完成;稍难的,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启发,教师作点评;难点,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教师也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或展开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研究活动。

教材分析

公元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所以学好本诗将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合作,积极地、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可事实远非如此。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

1 3




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二、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提示:根据以往学习诗歌的经验,你们认为学诗歌重点应该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归纳为两点。

1.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 三、整体感知文章

(此环节为学生自主学习)

1.教师范读: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很容易把学生的情感唤起,快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2.朗读方法指导。

①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式停顿。 ②韵脚读出延长音。

③以手指轻击大腿示拍子配合节奏法。 ④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3.自己放声读两遍,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4.指名读,其他学生找优缺点后再读,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学生明确:

①描写了三幅画面——秋风怒号图、群童抱茅图、夜雨湿屋图。 ②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作者的这种情怀是怎样抒发出来的,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第四个环节的学习。 四、合作探究

挑出你们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四人一组合作交流,此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状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补充点拨,并与学生一起边赏析边读诗歌。 1.赏析生动传神的字词。

(1)第一节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写出风的迅猛,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换成,风的力度不够;表现不了茅草的动态。是虚数,的意思,有时形容多,有时形容少,在这里说的是茅屋盖得很薄,经不起风吹。

(2)第三节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表示——

①很凉、很硬(天寒冷)。

②色彩: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2.品味含义丰富的词语。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词语。

(1)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叹息的含义是什么? ①叹息天公无情毁屋。

②叹息儿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

③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2)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3.学生朗读体会语言的美。 最后一节,怎样读出情和意?

学生尝试:语调高昂,还有悲哀、愤怒的语气。其中千万、大庇重读;安得、何时要读得

2 3




既悲哀又充满希望;呜呼要读得无可奈何;死亦足要读得坚定有力,并且拖长声音。

教师让学生自己尝试诵读,然后找学生朗读,学生之间互相评析,再读,最后全班齐读。 五、总结迁移 1.总结全诗。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著名文学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2.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应该做怎样的人。

诗人推己及人的胸怀这正是其伟大之处。他不仅写出自己的不幸,还联系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一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境地的人,这使读者眼前为之一亮。

教师启发学生:谁能再说出一些杜甫忧国忧民的名句?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另一篇杜甫描写安史之乱的诗《石壕吏》中的有关句子,进一步感受他忧国忧民的博大思想感情。

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了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忧国忧民的诗人,永远会受到人们的爱戴。

今天,你从杜甫的胸襟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

(学生可以结合诗中所体现的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胸怀来谈) 3.回归全文,诵读全诗。

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有感情地诵读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反思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最能体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在制订的三维学习目标中,应该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当然,也是难点)。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 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析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在授课中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辅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2.本文作者通过记叙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破这件事,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学习本文,也可让学生在网站资源的帮助下,通过有层次的阅读来感受作者的复杂感情,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以此教给学生自己动手,合理利用资源,解读本文的一种方法。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98f48b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