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奥秘:冬 诗人北岛曾在《白日梦》中写到,“在秋天的暴行之后∕这十一月被冰霜麻醉”。每年11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秋天隐退,冬天自此登上王位,接管世界。 气温由凉转寒,“水始冰,地始冻”,动物冬眠。人们换上冬衣冬装,品尝美味的冬笋冬菇,啜饮新酿的冬醪,欣赏傲雪凌霜的冬梅„„这样的冬天还不赖,只要别做冬烘就行。 回到我们的文字王国:冬,这个在四季名称中最简单的字,背后是否隐藏着并不简单的奥秘呢? 文字王国的圣人,即享有“字圣”美誉的许慎老先生,又跳出来发话了:“冬(图1),四时尽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终字。”不愧是“字圣”,短短一句话,信息量非常大。他首先挑明了“冬”的字义,即“四时”的尽头。这里的“四时”,指的是“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的四季。我们一般说“春夏秋冬”,冬天是一年四季的尽头,即“四时尽也”。 远古的先祖为何选择这个字形来表达“四时尽”的意思呢?“冬”的下部是“两点水”,其实并非真正的“水”,而是“仌”(冰)这个字。冰,无疑是冬天最具代表性的物象。我们看这些字,冻、冷、凛、冽、凉、冱、凝、凇、凌、寒„„(阿嚏!列出这些字可让笔者打了不少寒颤,但觉阴风阵阵寒意袭人有木有)身上都带着“冰”,涵义也就不言而喻。 冬的上部是“夂”,许老爷子说了,“夂”就是“终”的早期写法。冬天不就是一年的终点吗?值得一提的是,更古老的“冬”字并不包含“仌”,而是“日”字旁(图2)。冬天不正是烈日的终结吗?看来老爷子言之成理。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夂=终”这个观点是否站得住脚?从学者们解读的古文字来看,金文“终”的字形(图3)与前面的篆体略有不同,而与最古老的甲骨文“终”(图4)形近。多数学者认为,“夂”的造字本义是指丝的终端,图4中的两个圈和图3中的两个圆点都表示丝的终端打着结。 总而言之,从“终”的古老字形“夂”衍生出了“冬”,再由“冬”做声旁,造出了现在通行的“终”字。文字的发展就是如此曲折。字形的层累繁复,也是文化不断演进、生生不息的一个表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9bda366ad51f01dc381f1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