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网络和社交现状研究的目的和依据

时间:2023-02-07 17:26: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社交网络和社交现状研究的目的和依据

研究目的:

近些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学生越来越多地活跃在社交网络世界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思想上有一些明显特点。一方面他们已经脱离了高中群体,思想上具有超越高中生的成熟,也可以为一些事情带来新鲜的看法。但相较于已经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具有不确定性和叛逆性,容易对一些事情产生极端想法。所以,大学生如何参与社交网络的公共舆论,他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什么,以及可以对公共舆论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大学生群体独立而不稳定,在公共舆论中的参与需要规范化的适当引导才能营造一种在社交网络下大学生公共舆论参与的健康环境。

研究依据:

电话和手机短信仍是大学生与熟人的主要沟通方式

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与家人联系的各种方式中,打电话仍然是93%的大学生的首选,发短信也有过半的选择率。同时,55%的大学生认为面对面交流也是他们与家人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选择以互联网为中介的即时通讯工具如QQ和E—mail进行交流的比例仅为34%和8%。

可以看出,在和家人的交往中,传统的打电话和发短信仍是最重要的方式。首先,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学习成本很低,大学生的家人可以很容易地使用这种方式和大学生进行联系和沟通,互联网则不满足这个条件。其次,打电话和发短信的费用较低,这种方式在大学生不能频繁回家与家人见面时是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面对面交流是大学生第二位的选择。因为和家人的交往以情感


交流为主,所以双方都会倾向于使用媒介丰富度更高的方式。面对面交流是媒介丰富度最高的、反馈最及时的一种沟通方式,最适合于大学生和家人进行情感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网络社交在大学生与家人的联系中使用比例最低。一方面,因为一些大学生家长对互联网社交工具使用不熟练,造成沟通效率比较低下;另一方面,因为即时通讯工具的交流以文字交流为主,所以双方很难感知到彼此的情绪变化和精神状态,既容易造成沟通不畅和误解,也不能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017016ba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