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时间:2022-12-30 10:37:1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点评

作者:丁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6年第8



丁鹏点评:这首诗选取的意象如天空、月亮、风等,皆是超尘脱俗、清纯唯美的自然意象。诗人对爱情的抒写柔情缱绻、细腻动人之余,又具高蹈之美。可谓“诗无邪”,深得古典主义的优雅风韵。

这首诗难理解在于《旧约·雅歌》的背景。《旧约·雅歌》是古希伯来最优美的爱情诗集,传统认为是所罗门王所作,也称“所罗门之歌”。因对爱情的出色描写,成为后世无数诗人、艺术家取之不尽的题材来源。

《旧约·雅歌》第八章写道:“耶路撒冷的众女子啊,我嘱咐你们,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所亲爱的,等他自己情愿。”树才《雅歌》里,“我”“这么早早地醒来”便出于这种“自己情愿”——“因为梦见了你”。

本诗的“太阳的隐喻”出自《旧约·雅歌》第四章:“你的唇好像一条朱红线,你的嘴也秀美。你的两太阳在帕子内,如同一块石榴。”以太阳隐喻美女的眼睛。

既然这首诗取材于《希伯来圣经》,如何理解其中佛家思想(“菩萨”、“我,一粒微尘,一缕风”)与道家思想(“世界上有万物,你是一”)的在场?

树才毕竟不是与神在西乃山下立约的以色列人,也非虔敬的基督徒。相反,中国素有儒、

释、道三教合一的传统,到树才这里自然便将基督教、佛教与道教思想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整合。

最后,如何理解该诗结尾宣称的:“只有你叫月亮”“你是发光体,你是!”诗人在这里使用了佯谬的修辞。天文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月亮并不是发光体,但在这首诗里,“月亮”只是一个喻体,而本体是那个由上帝、菩萨和“道”指给我的唯一——“你”。

作者创作谈:我写“六点钟,天空把我蓝透”,是因为那天,我仰望天空的时候,正好就是“六点钟”。这点明了时间,而人的感情,正是在时间的滴答声中起波澜的。

于是,有接下来这一问:“凭什么?”我已把天空和心空视同一物,而“辽阔”和“虚静”正是它们的特质。虚静笃,这是古人总结的。我不写“安静”或“宁静”,我要“虚静”。这个问题之后,另外两个问题冒出来了:“我为什么这么早早地醒来?”“我的嘴唇上为什么有甜味?”多么天真的问题!多么傻乎乎的问题!回答是超拔的:“噢,伟大的美梦,爱”,我用破折号引出下面几行朴素的回答。

这首诗最吸引我自己的,是“此刻,我望着天空的一无所有/想着我此生的一无所有”这两句。这两句,让我从仰望中低下头来,我让“是的”重复两次(重复正是诗的要义),是为了引出几乎对偶的四句。手,可以用来“指”;心,可以用来“念”;上帝是她的信仰,菩萨是我的至善;月亮行于天空,也像一个人走在茫茫大地上。

诗情,就是这样在运动中,在推进中,在积聚中,在加速中,逐渐迎来了自己的强度。爱是什么?正是专注,凝聚,惟一。“万物”和“万念”,都是常用词,人人都熟悉的。诗的力量,就是要点化常用,令词语脱胎换骨,从词语自身的“物质外壳”中飞跃而出。所以说,“你是一”,也是旷古以来的爱情誓言。


投身于爱的湍流和烈火的,是“我”:主体的我。我的目光内视到了“心空”。在人类的心空中,也有云彩飞扬,那些都是“梦”,都是“想”。人类正是靠梦想喂养大每个人内在的精神。没有内在的梦想,也就谈不上外部的行动。“只有你叫月亮/其他都是星星”,实际上,月亮是月亮,也是星星;星星比月亮小,只是在我们的肉眼里看上去更小。这些都是为了呼应内心的“惟一”感。

这首诗的结尾,最后三句必须连起来读。这三句把“我”和“你”做比较,把两者的关系点明了!我也感动于被爱唤醒的那种内心谦卑(只有爱能唤醒)。这粒微尘,这缕风,它渴望飞翔,渴望升上天空,因为“月亮”一般的你,尽管隐匿在凌晨6点的晨曦之中,但那种光,那种温暖,仍然来自“你”,来自你这个“发光体”!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4e9215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