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贾岛《寻隐者不遇 》一诗的剪裁

时间:2022-09-05 08:18: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语文】贾岛《寻隐者不遇 》一诗的剪裁

【高中语文】贾岛《寻隐者不遇》一诗的剪裁 寻找隐士却没有成功 贾岛

在松树下,我问男孩,他说师父出去采草药了。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古人写诗时特别注意剪裁。苏嵩在合府谷博物馆的书中说:“珍爱诗歌翁饶藻思,看到长期更新的裁剪风景。”陆游在《九一夜读诗写歌》中也说:“我用的是天云锦,裁剪之美不是刀或尺。”

《寻隐者不遇》是一首五言绝句,短短一首小诗,理解起来却颇费周折。这主要体现在诗人的剪裁之妙。明代蒋一葵在《唐诗选汇解》评价此诗:“首句问,下三句答,直中有婉,婉中有直。”而近代王文濡在《唐诗评注读本》则说:“此诗一问一答,四句开合变化,令人莫测。”究竟是只问了一句三句答语,还是一问一答呢?

武汉大学教授尚永亮相信唐诗的剪裁,《唐诗艺术》第七课:前三个句子中的每一个都包含问题,这些问题与第四个句子一起构成了三问三答的模式。作者只写下答案,删去问题,以创造一个简洁明了的诗意环境。

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这是一句,他把问的内容通过第二句童子的答话给补充出来。第三句、第四句也同样省略了问的内容,这些内容同样隐含于童子的回答之中。如果我们对这些问答作上一个还原,大致应该是:

作者走到隐士跟前,问他:“你的主人在哪里?” 童子回答:“我师傅采药去了。” 诗人又问:“你去哪里取药?” 童子回答:“在这个山里采药。” 诗人又问:“山上的药藏在哪里?”

童子回答:“这个山大得很,不知道在那个云遮雾绕的一个山落里在采药。” 这样一个问答就像一个生动的独幕剧,通过这样一个问答把这首看似简单的小诗曲折地演绎出来。如果只有一个问题,最后三句是答案,整首诗就太直白了。


这是寓问于答的写作手法,把问句寄寓在答语之中,通过答语让读者去寻找其中的问句。这样一来,就省去了许多笔墨,又为全诗增加了许多意趣。

徐增在明末清初《二安朔唐诗》中对这首诗的裁剪所作的评论非常恰当:“如果一个人找隐士,他没有遇到他,那么他也没有遇到他,但是他和一个男孩做了一些曲折。这太棒了!如果他想找到一个隐士,他并不想遇到一个男孩,而这个男孩只是隐士的门徒,那么他可以遇到他。问他,”语言老师收集药物如果你在山上相遇,你就看不到别的地方了。岛上的人欣喜若狂,但男孩说:“是的,就是这样,但是山上的云很深,死亡不知道它在哪里,但是在哪里可以找到它呢?”?“这是一位终究不能相见的隐士。这首诗相会一次,不相会,但终究不相会。你做了多少层呢!如今,人们常常笔直地往下走。古人说:“笔扫千军,后世圣人误入歧途,故唐后无诗

剪裁造成了曲折,包含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这就是唐诗的妙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63e741ac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