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社会性质——乡土性(1~3章) 课时目标:通过阅读《乡土本色》《文字乡下》《再论文字乡下》,理解乡土性的丰富内涵,探究“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的缘由,分析作者的论述过程。 活动1 概念界定,概括特征 1.写出下列概念的含义。 (1)土:“土”有三重含义:①泥土;②向土里讨生活;③以土为命根,以土为神。 (2)愚:说乡下人“愚”,不是指他们的智力有问题,知识有局限,而是指他们不识字,是文盲,而文盲并非出于“愚”,而是由于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 2.某位同学在学习《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时,在笔记上记录了书中三个事例的梗概,请你帮助他根据这三个事例,提炼出中国社会基层“乡土性”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 ①史禄国先生曾告诉费孝通先生,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②一位研究语言的朋友说,张北一带的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 ③在一个村子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①乡下人离不开土地(或:根植土地、依赖土地);②定居是常态(或不流动是常态);③形成熟人社会。 活动2 比较分析,辨析词义 3.根据原文,乡村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人们之间具有怎样的关联?你认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依然如此吗?为什么? 乡土社会:亲密;自由、规矩、熟知;信任;心安。 现代社会:不同。相对而言,显得陌生、有隔膜;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更多建立在利益之上,地缘、血缘的连接性变弱,人与人之间容易出现不理解、不信任。 4.从生活方式、人与人、人与规则、人与物的维度比较“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区别。 对比维度 生活方式 人与人 人与规则 世代定居 熟悉 遵循礼俗 乡土社会 流动 陌生 依照法律 现代社会 人与物 熟悉个别事物 寻求普遍特征 活动3 聚焦问题,探究本质 5.文字产生的前提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文字的“缺陷”是什么? (1)前提:人和人的接触有了时空的阻隔。(2)作用:代替说话,传达某种意义。(3)“缺陷”:传情达意不完全。 6.综合《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两篇内容,你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乡土社会中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人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具体表现为:①乡土社会中,人与人是面对面的接触,语言是比文字表意功能更加完善的工具,而且还有表情、动作等象征体系帮助表达,根本用不着文字传情达意。②乡土社会中人的生活是定型的,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经验,根本用不着文字帮助记忆。 活动4 前后勾连,梳理思路 7.在《再论文字下乡》篇,作者提出“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这一观点,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思路。 在第2、3篇中,作者从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这一特征,从空间维度阐释了熟人社会不需要借助文字交流,并对比解析了“语言”和“文字”的不同作用,特别强调“文字是个不太完善”的交流工具;再从时间维度阐释了在安定的乡土社会,“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因而“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 8.结合《乡土本色》《文字乡下》《再论文字乡下》三篇,概括“乡土社会”的概念,分析三篇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1篇: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的社会模式;第2篇:乡土社会是熟悉的面对面社群,从空间格局上不需要文字;第3篇: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社会、是安定社会,从时间格局上不需要文字。前三篇之间的关联:乡土社会土气的本色决定了它不需要文字的文化特点,2、3两篇分别从空间、时间角度论述了文字对乡土社会的作用极其有限,是对第1篇内容的有力补充和论证。第1篇与第2、3篇构成总分关系、因果关系。 活动5 学以致用,综合运用 9.在辩论会上,围绕辩题“文字在乡下是多余的”展开辩论。请你从正方来阐述你的观点,简要陈述。 ①乡下社会是“熟人”社会、面对面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当“熟悉”,足声、声气,甚至气味,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他们有自己的“特殊语言”,不必求助于文字。 ②文字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 10. 费孝通认为“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原因一是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人们习惯用更直接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来传情达意,而非文字。二是乡土社会中的人极少移动,每代人获得的经验非常类似,语言足够传递,用不着文字。而陈心想在《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 乡土中国》认为:一是乡村贫穷,很多人负担不起孩子认字的费用;因为缺榜样,对孩子文化方面要求极低。二是乡村缺乏教授文字的人才,供应的缺失导致需求的丧失。乡土社会不是不需要文字,而是购买不起,或者没有供应。对此,你赞同哪个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两者观点互为补充。二十世纪初的二三十年代,晏阳初、陶行知等一批教育家和知识分子,以挽救乡村破败命运为己任,满怀救国热忱,致力于乡村教育和社会改造,他们教乡下人读书识字,兴办农村知识学堂,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字下乡”乡村教育运动。费孝通在文中明确表示不反对文字下乡,他从乡土社会的空间格局和时间格局的特征解释“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缘由。而陈心想从乡土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客观地分析“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原因。“文字下乡”。他认为费孝通只从眼下功能之发挥去推断现象之原因,全然不看历史演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7df23e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