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希腊艺术的永久魅力

时间:2023-03-05 11:29: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希腊艺术的永久魅力与中国经典的再创造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中讲到:“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

且是它的土壤”并且还认为“困难不在于理解希腊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在一起。困难的是,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他们的艺术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这种艺术在其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这种艺术倒是这个社会阶段的结果,并且是同这种艺术在其中生产的而且只能在其中生产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还这一点分不开的。”从马克思的评论中可以看到出古希腊神话作为各民族神话之冠所独有的价值和永恒魅力以及其与希腊社会生产力发展之间不可切分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希腊希腊神话艺术所以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最主要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展现出人类正常的童年时代的“真实”古希腊神话所再现出来的正常儿童的天真使处于历史发展更高阶段的成年人的现代人感到愉悦,使他们由于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代的生活和心态而兴奋,被一种天真的健康的情态和稚趣所吸引。实际上,这种正常的童年所指的就是人类社会正常发展的初期阶段,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十分浅薄。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无知”才使当时的人们拥有如此丰富和形象的想象力。正如一个人的幼年时期,单纯天真,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兴趣十分的浓烈,甚至还能给出自己异想天开的回答。希腊神话就是古希腊人对自然,对人本身的探索的回答。现代的进步了的人们,通过对希腊神话的阅读能从中感受到自身最初拥有的那种童趣,天真的,自然的,贴近人们真实思想的人的最初的也是最本质的欲望的真实。不得不说在保存与体现人类童年的时代文学的特征上,古希腊神话是最完整、最充分的。它具有着后世文学所无法模仿的外形特征与内在本质,失掉其产生的气候、土壤、氛围,也就失去了天然、拙朴、神奇的特点。古希腊神话的产生与当时希腊的生产发展和社会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 众所皆知,希腊的独特的地理环境、艰难的自然条件以及提倡自由、民主的社会制度和希腊人民健美身体的观念。使希腊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人是同形同性。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

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存在必然决定了希腊人的意识,也包括人们对艺术审美观念。在希腊艺术中,希腊神话是一切的土壤。生产力的不发达导致了人们的生存的危机,城邦间的战争成为了必然,于是又导致了人们注重体格素质的锻炼,力量成为最重要的代表,拥有力量便拥有一切。而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未知和向往也成为了希腊人民最美好的愿望。于是希腊神话中出现的诸神都有着和人一样的外貌,甚至和人一样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而他们又掌握着自然中各种各


样的力量,火、水、雷、风,甚至包括爱。这种美好的想象正是由当时低下的社会生产力和对自然科学的未知所产生的。马克思揭示了的它借以产生和消失的社会历史条件:“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成为希腊人的幻想的基础、从而成为希腊艺术的基础的那种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能够同走锭精纺机、铁道、机车和电报并存吗?在罗伯茨公司面前,武尔坎又在哪里?在避雷针面前,丘必特又在哪里?在动产信用公司面前,海尔梅斯又在哪里?”也正如马克思所一再强调的,任何一种意识形式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艺术也是如此,定历史阶段的文艺,包括它的产生、内容、性质和功能都应当而且必须从所属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中才能得到正确的科学的解释。

既然文艺的发展与时代的社会结构和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息息相关,我们若要联系当前的文学现象谈经典的再创造,首先就要先了解中国当前的社会结构和物质生活条件。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贫富分化比较明显,财富的集中化程度较高,分化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社会状况下,而在这样的情境底下中国当代文学却忽视了这个发展状况,几乎不再应对这个时代的所有重大命题。不论是物质方面诸如“贫富差距”“生态破坏”“安全问题(食品,交通,欺诈等等)”之类反应中国当代的与人民人身权益切实相关的,还是与百姓的精神建设诸如教育,道德等问题,文学创作方面都没有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相反,在这个道德沦丧、贫富悬殊、公义丧失的社会里,作家们随着大众一起堕落和狂欢,试图迎合大众,却又为大众所蔑视。网络文学日渐兴盛,但其内容却是味同嚼蜡,就如当今在网络上及其泛滥的的都市言情小说,穿越小说,玄幻小说等等,既没有实在的社会意义,也不能反映真实的社会现状或者是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渴望。都是一些用华丽辞藻堆砌的无病呻吟的风花雪月之词。中国当前的文学繁荣只是表面现象。中国的大多数作品都不具有“大智慧”他有的仅仅是一些“小聪明”而已,许多作家都只会嘲讽艰辛地在土地上劳作的同胞的聪明,他们既没有属天的智慧,也没有直接洞悉事物的善恶真假的智慧。所谓“大智慧”应当是像法国大思想家帕斯卡尔的《思想录》那样的作品才是“大智慧”之作。《思想录》体现了作为“会思想的芦苇”的人类的软弱与坚韧、卑贱与高贵,以及人类在泥泞中仰望天空的激情,在《思想录》的字里行间中,我们能真正感受到智慧的美与力量。 当代的作品大都是快餐文学只能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却无法填充读者精神层面上的空虚。作家们对自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作品的价值取向、精神向度全然没有任何反思。因而当下文学特别是小说创作表面异常繁荣,整体状况却很难令人满意,轰轰烈烈却无大作,作品铺天盖地而精品廖若晨星,庸常时尚的东西却肆意横行,文学审美品质艺术品位的低下,已是无法掩盖的事实。

当代中国文学经典的再创造需要重新重视马克思文艺理论特别是马克思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aea637f5901020207409c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