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景唤奇情 腔报国志 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看岑参的边塞诗风格

时间:2022-07-15 22:04: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奇景唤奇情 腔报国志 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看岑参的边塞诗风格

作者: 王国金

来源:《语文学刊》 2013年第4



王国金

(甘州区明永中心学校,甘肃张掖734021)

[摘要]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边塞诗有着极其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咏雪兼送别之作,诗作极力展示了西北边塞的风情美。诗人从描绘边塞严寒中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充满奇情妙思,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岑参诗歌诗情与画意交融,富有音乐美,善于独创意象,体现鲜明个性。诗歌雄健而奔放,表现出一种阳刚的风骨美和奇特壮丽的异域美景。

[关键词]岑参;边塞诗;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4-0018-01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诗史上把高适和岑参以“高岑”并称,是因为二人的诗歌代表作都以边塞生活为题材,呈现出慷慨悲歌的雄壮风貌。岑参诗歌雄壮而奇巧瑰丽,在“悲壮”的总特征下,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语文教学过程,通过具体赏析他的诗作,品味他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唐代边塞诗歌发展和欣赏体味岑参诗歌的悲壮奇丽的特征是非常必要的。在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选录了唐代的边塞诗歌四首,分别是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王维的《使至塞上》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学生更系统地了解唐代边塞诗歌提供了素材。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等,风格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作为这一诗派的代表人物——岑参,他的边塞诗有着极其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极力展示了西北边塞的风情美。即使我们今天读来,仍然为之振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咏雪兼送别之作。诗人从描绘边塞严寒中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岑参一生中五入戎幕,两次出塞,仅此而言,唐以来的诗人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对于清逸俊秀的落魄王孙岑参来说,实在是难为他了。自出塞以后,他的诗境空前开阔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主要风格。

一、充满奇情妙思,衬托深厚离别之情

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捕捉边塞奇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中沙海的大笔挥洒,有“风掣红旗冻不翻”中风吹红旗的细节勾勒,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浪漫奇妙的想象。以春花喻白雪,取喻新颖,描写别致,形象优美,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风雪虽然严寒,却给了诗人一种春天的感觉。夜间不知不觉中雪越下越大,漫天皆白,第二天天一亮,看到遍地碎玉、满树银妆,才会有“忽”生惊喜的心理,极为生动。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用得巧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把风吹雪舞、天寒地冻的塞外风光,变成了梨花竞放、春意盎然的


南国美景。不仅让人看到了一片皆白的世界,仿佛也让人闻到了一股梨花的清香。几乎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奇绝,比喻明媚动人,新颖贴切,写出了边塞大雪的精神。融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天降大雪早已留意,置酒送别早有寄情,军门送别两情依依,友人离去深情目送,此情此景极其动人,更显诗人与武判官感情很深,不忍分手。

二、诗情与画意交融,富有音乐

岑参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艺术观察能力,把奇异瑰丽的自然景色摹写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奇妙的想象、形象的比喻、神奇的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再现自然景象,并且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情感。尤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于塞外萧瑟寒冷的景象中,摹画出另一番充满生机与活力、令人神往与陶醉的奇美景象。写景的同时,也以具体而真实的笔法描写了军营生活的细节和送别的场景,把苦寒的真切感受与眷恋难舍的别情又妙融其中。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

又如:“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诗中写冰天雪地里的红旗,同样呈现出奇丽的色彩,构成奇特的意象。红旗,冻得不能飘举,但在诗人眼里,那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中,唯有旗杆上那片鲜红,仍像团旺火,不能扑灭,泛发出活力。这一系列独特的意象,恰恰是诗人感情的流露。开篇入声起音急促,与风狂雪猛的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

三、善于独创意象,体现鲜明个性

岑参的边塞诗独特意象的创造,得力于他对自然景物的悉心观察、体验,把自己的情怀际遇、融汇到自然景物中,使本来荒凉苦寒,寂寞枯燥的塞外,却写得雄浑壮阔,瑰丽无比,其优美的意蕴让人叹为观至。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辽阔的西北边塞,本来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但在岑参笔下八月飞雪,一夜之间就装点出无数琼枝玉叶,犹如一夜春风,吹得万树梨花盛开,这不是奇丽的意象吗?塞外北风势不可挡,飞雪倏尔早至,在这心冰骨寒的恶劣环境面前,一般人来说必定是叫苦不迭,怎么也不会想到温暖感受的。但诗人想到的是生机勃勃,生机盎然,温暖如春的感觉,确实是匠心独运。立功边塞,是盛唐知识分子向往功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岑参自然对“功名只向马上取”的军旅生活产生极大兴趣,他期盼有朝一日也能从马上夺取功名,所以面对边塞的险恶,诗人仍然充满乐观精神和豪迈气概。诗人并没有把这种情感直陈笔端,借助以上一系列独特的意象含蓄地表达出来。

诗人独特意象的创作,与诗人所处的时代,经历,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开朗的胸怀、远大的抱负和乐观的情绪,是很难创造出这种神奇的意象,达到这种神奇的艺术效果。岑诗恰好如一面镜子,其优美的意蕴折射出“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的时代风貌和诗人个性的光芒。

四、雄健而奔放,表现出一种阳刚的风骨美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胡应麟在《诗薮》中也说:“高岑悲壮为宗”,其实,在岑的边塞诗中,“悲”的一面很少见,而豪气横溢,雄健奔放的诗倒占着主流,他写抱负、壮志满怀;他写军队生活,也是威武雄壮。诗歌纵横奔放,狂风大雨,飞沙走石,兵戈相击,汇成一片雄浑的塞外行军交响曲,使读者不得不为之振奋。


读岑的诗,我们不能不被他那种豪放,雄壮,如霆如电,长风出谷,如决大川气势所感动,体现了阳刚的风骨美。

五、奇特壮丽的异域美景,展示出西北边塞的风情美

诗人在长期的边塞生涯中,经行了风沙、雨雪、冰霜、大山等地,异域辽远旷阔,人烟稀少,气候严寒,景象荒凉,这些异域风光在诗人笔下,自然形成一幅幅奇特壮丽的画面。可以说,岑诗是中原文化和异域文化相碰撞的火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c2744fbed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