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A为工作所烦向B、C两位友人倾诉。B友人给的建议是领悟中庸之道,领悟了中庸之道便懂得如同通过自我修养处理好人际关系,达到天人合一这样便不会烦了。C友人说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是极高明的不是平庸是天人合一,自身修养处事方法结合的一套高明理论。B、C给出了不同建议但是都提到了中庸。因为中庸之道教人自我修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达到天人合一,在工作中不再苦恼。 中庸之道,亦即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是由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中庸之道是要达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叫我们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依靠智、仁、勇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中庸的主要思想,在于论述为人处世的普遍原则,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不是不讲原则的折衷主义,中庸更不是平庸。中庸的本质并不是如某些人理解的那样是“无原则”的东西,它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宽广胸襟。对中庸之道“无过而无不及”恰到好处的把握,是要我们辨黑白、论是非,它是要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把握事物的“中”,即事物的核心。 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真正的中庸之道,是以人性为主体,照时下的说法是“以人为本”,以尊重其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大发展和谐与统一为目标,同时追求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构建和谐社会。 在现代社会,人们很容易走上极端,非此即彼,非左即右,太过于执着。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领悟中庸之道人生会少却很多烦恼,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c7ce23aaf1ffc4ffe47ac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