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启发引导、解决问题” 数学“应有题”类教学模式课型“研究计划 六学年数学教研组 一、研究背景及指导思想 “一题多解”启发式教学:是指在小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利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引导学生自学而获得解决问题多样性。它强调的是自主探索而非教师灌输。通过对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自学方法以及“一题多解”的意识与能力等问题进行研究,探究出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途径;寻找到培养小学生养成“一题多解”的习惯,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最优化意识的方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实践经验。 二、研究目标 1.培育小学生数学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 2.学生掌握一定自学方法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3.使学生初步具有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和最优化的意识。 4.构建“一题多解”启发式教学策略。 三、研究内容 1.研究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研究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3.研究培养小学生“一题多解”的习惯,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最优化意识。 4.在“计算”与“解决问题”这两大块内容上如何进行一题多解的教学研究。 5、研究“一题多解”启发式教学的策略。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以《创新教育概论》、《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教学新课程标准》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各种文献进行借鉴研究。 2.行动研究法。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验证。不断总结出“一题多解”启发式教学的好方法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一、二周) ①确定课题。根据目前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现状和创新教育的要求,确定“一题多解”启发式教学为我们研究的方向和课题。 ②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创新教育的概论》、《教学新课程标准》等文献,了解“一题多解”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增强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第三----十八周) 1、开展首次的“一题多解”教学研讨展示课。并以此为基点展开研究。 2、组织课题组继续进行理论学习与交流,开展实践探索与反思活动。 3、每位老师都自己阅读有关书籍,同时所有课题组成员在实践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撰写课堂教学反思。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第十九周) (1)反思、总结“一题多解”启发式教学法的成效与不足。 (2)整理研究成果,汇编研究资料。 六、教研组任务分工 组长:徐丽清(课题研究计划的制定和阶段总结的撰写)组员:张静、王传佳(课题理论学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课学习课型的具体实施与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d81187555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