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石渠记》和《小石潭记》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时间:2023-12-13 07:42:0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柳宗元《石渠记》和《小石潭记》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麻(xiū,树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民桥其上( ) 逾石而往有石泓( ) 北堕小谭( ) 卷石底以出( )

2.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停顿(限2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其长可十许步。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搭桥,架桥; 越过,经过; 落入; 弯曲,翻卷。 2.其 / /






3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 4.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解析】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搭桥,架桥。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弯曲,翻卷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划分,要考虑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划好之后仔细读一读,看看是否顺口、顺畅。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译为: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大约。:左右。:树梢。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细阅读两篇文言文,翻译句子的内容,找准描写的对象理解其特点。可分别从石渠的水清澈幽深、鸣声多变和小石潭的谭水清冽、水声悦耳等方面作答。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一)翻译:

从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一尺,有时就有二尺宽,它的长度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潭,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e23000a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