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的诗: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 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 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 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译文 我们离别的太久了,已经是七次中秋。 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愁绪万千。 没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泛舟古汴河上,同去凉州。 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 坐中的客人,穿着华丽。 月亮无情,不肯为人留下而西沉。 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孤独的的住在船上,离愁依旧。 就怕像王安石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创作背景 这要从这首词创作的前一年说起,苏轼兄弟情意甚笃,苏轼作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 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 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 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 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 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境界壮美, 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炉,具有很咼的审美价值。 这首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以意境清新如画,情理具佳,颇 耐人寻味。宋代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 尽废”,更是对此词的崇高评价。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 第二年,也就是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 徐州中 秋》来回赠其兄。 一年之后的中秋,苏辙来到徐州,与苏轼相聚。兄弟俩七年未 见,自然十分欢喜,一起登楼赏月。苏辙特作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 秋》相和,缓缓吟唱: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 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 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虽有“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州”的重逢之乐,但苏辙想到中 秋一过,两人就要再度分开,宦海沉浮,变幻莫测,再聚不知何时, 心中满是眷眷不舍。“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他忧伤地想:我们 现在是“剑外思归客”,但千万不要像怀才不遇的王粲那样,后半生 流落天涯,登楼望故乡,归期终未卜啊! 一时悲从中来,苏辙无语凝 噎,忍不住转过头,青衫泪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ebebf25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