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宋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说到宋词,不得不提及两大派别,即豪放派与婉约派。两大派别各有千秋,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家国的荣辱与兴衰。 豪放派主要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张孝祥、张元干、刘过等。其中我比较看好的是苏轼与辛弃疾。原因在于我认为苏轼、辛弃疾的词表现出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 苏轼的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等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内容。辛弃疾的代表作品分别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等多以国家民族为题材,表达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大至国家盛衰、时政得失,小至个人理想抱负、日常感受无不可入词(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冲口而出,以铺叙、直陈为主,敢于突破、不受束缚。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就题材而言,豪放派则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苏轼以一个革新者的勇气,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改造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把词从“樽前”“花间”推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载熙《艺概》),山川景物、记游咏物、农舍风光以及吊古感旧、说理抒怀等都大量写入词中。如《念奴娇》(“大江东去”)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最能体现这一特色的不朽名作。到南宋辛弃疾,又有了新的发展。 婉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温庭筠、秦观、李清照、柳永等。其中,我比较欣赏柳永和李清照。 柳永的代表作品有《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语言明畅通俗,多用口语,感情凄婉,音律谐婉。李清照的代表作品分别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前期的词多表现闲适生活,妩媚风流,后期作品多抒发身世之感,感情凄苦低沉。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伤春感时,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回环吞吐多用含蓄委婉、蓄藉比兴的表现手法,严守格律。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就题材而言,纵观从婉约派的开山鼻祖温庭筠到后来的吴文英、王沂孙这三百余年间所谓“以婉约清丽为宗”的词人作品,数量浩繁而题材狭窄,绝大部分是写伤离送别、男女恋情、酣饮醉歌、惜春赏花之类。虽其间柳永、李清照等有所开拓,但毕竟难脱桎梏。 无论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都以词人自己对于历史,世事的认识,以词的形式表达或忠君爱国,或命途多舛,或儿女情长。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去传承,去弘扬。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ff0ed90d15abe23482f4d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