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探奇 阐明事理──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赏析 《游褒禅山记》是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式的说理文章。作者以游褒禅山的见闻为喻,阐发了富有哲理性的见解,说明了在生活中要实现远大抱负,成就一番事业,或者是做学问,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充沛的精力,坚持不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篇文章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品格和他的治学态度,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从开头至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 为第一部分,只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从 于是予有叹焉 至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为第二部分,主要写游山的感想体会;从 四人者 至 临川忘某记 为第三部分,记游山的同伴和时间,第三部分为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第一部分记游和第二部分说理则是文章的主体。 第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即第一自然段。文章首句开门见山点明所游之地,照应题目。接着,文章介绍了褒禅山名称的来历,考证了禅院的由来,引出了华山洞的位置及其命名原由的说明,为下一层记游叙述作铺垫。文章进而辨明碑文音读之误,为第四自然段的议论铺设伏线。作者没有运用彩笔去描绘山水的明媚秀丽,而着重通过事物本原的考查和探索,使景物方位分明,作者行踪清楚。这段文字看上去似乎显得 平淡 ,但是,这都是作者妙笔独运之处。读者可以从 平淡 的记叙中领略景物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能从中体会到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细究这段文字,读者便可发现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晰。 第二层即第二自然段。这一层作者紧扣一个 游 字,继续游华山洞的经过。第一句写 前洞 ,仅用了十九个字便概括了它的特征,并为下文游 后洞 作比较、发议论做好准备。第二句写 后洞 ,处处与前洞作对照,强调了后洞的 窈然 、 甚寒 ,以及 好游者不能穷 的奇景。两调相互映衬,险者更险,夷者更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用简洁的语言略写了前后洞的概况,便顺势而下,详细地记叙游后洞的情景。为了探求后洞的奥秘,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句话既是游后洞经过的概括叙述,又是下文议论的事实依据。由于作者不以记游为文章重点,而是借题发挥,抒发感想,所以下文没有继续写后洞之 深 、 难 、 奇 。作者笔锋一转,叙述出洞的原由: 有怠而于出者,曰: 石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这一 入 一 出 ,作者深有感触。他发现洞越深而游者越少, 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只因同游者欲出,自己盲目跟随,为自己 不得极夫游之乐 而悔之莫及;同时,从反面引出了生活中的哲理:无志者,难以事成。作者未能极尽游兴,游的方面内容叙述得少些是很自然的。而游前洞、后洞的继续也都是为下文说理议论作铺垫。 第二部分亦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即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于是余有叹焉 ,承上启下,文章由记游过度到议论。作者先分析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是因为他们不只是观,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能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接着,作者联系自己游洞的所见所闻,感到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由此,作者体会到: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人们要想在 险以远 的道路上前进,到达预想的境地, 非有志者不能至 , 力不足者亦不能至 。作者在这里揭示了 志 、 力 、 物 这三者的辨证关系。首先必须有坚定的志向,其次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此外还得有外物的帮助,三者缺一不可。这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借助记游所要阐明的一个重要道理。作者还认为,有力量可以到达险远境地而未至,他人就会嘲笑,自己也应悔恨;如果尽了自己最大努力而未能到达,别人就不能嘲笑,自己也于心无悔。 此予之所得也 一句,是对这一层议论作结,照应这一层第一句 于是余有叹焉 ,文章前后呼应,首尾联贯。 第二层即第四自然段。这一层作者回应第一自然段中 有碑仆道 而就仆碑再作文章,提出了本文另一条重要道理: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在写法上,作者先引自己想到许多年代久远的古书未能流传下来,致使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为例证,最后得出 做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 的结论。这一层阐明的做学问须深思而慎取的道理,是对前面提出的要到达险远境地, 志 、 力 、 物 三者缺一不可观点的补充,使其更为充实、周密。研究学问除有志、有力、有物相助以外,还得讲究方法── 深思而慎取之也 。至此,读者可以理解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选取与治学态度有关方面记游的匠心。 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结尾,记同游者姓名和游山的时间,这是古代游记散文的常用格式。这段文字既是对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补叙,又照应了前文,文字紧凑,富有感染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02fae8333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