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教师版

时间:2022-09-19 09:16:09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五莲一中2018级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导学案(28 编制人:岳成坤 审核人:高三语文 使用时间:第八周

8 游褒禅山记

一、课前复习检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郭橐驼植树的管理经验。

2《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场景。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提出“用人纳谏”的策略,成为初唐治国方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晳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5)经常有人只凭主观想象去推动一些自己不了解的事情,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此进行了抨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

6《伶官传序》中引用完《尚书》中的话,顺势引申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对庄宗的“成败之迹”作了理论性的概括,说明盛衰之理的本源在于“人事”

7《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一句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8)荀子《劝学》中为强调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连用四个比喻,并联系生活实际,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10)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阿房宫的庞大高峻,气势不凡。

11《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2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4 浴乎沂 风乎舞雩

5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6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7 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8)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9)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10)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11)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 二、重点实词释义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于其址,而卒(最终)葬之;以( 介词,因为)故其后名( 命名 )之曰“褒禅”。今所谓(所说的)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 坟墓)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连词,因为)其乃(表示判断,是)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倒)道,其文漫灭( 模糊、磨灭),独(只有 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 表推测,大概 )音谬(错 )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沿着 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定语后置,幽深的洞穴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走到尽头)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持、拿)火以(而,表修饰 )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奇异 。有怠(怠惰)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 将要)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到达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然视其左右,来而 词,表递进,而且)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 当、正在)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足够用了)明(照明)也。既(已经)其出,则或咎( 责怪 )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代词,代自己)随之,而不得极(尽,尽情地 享受)夫游之乐也。 于是(对于这件事)余有叹焉。古人之( 主谓之间,取独)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以其求思之深而(连词,表递进,而且)无不在也。夫夷以(连词,表并列)近,则游者众;险(地势险要)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壮丽奇异),非常(不同寻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 少)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怠惰),至于幽暗昏惑(迷乱)而无物( 外物、外力)以相(辅助)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在)人为可讥(嘲笑 ,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岂,难道)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悲叹)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使……错,弄错)其传而莫(没有人)能名者,何可胜(尽,完全)道也哉!此所以(……的原因)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通甫,对男子的尊称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三、易写错字填空,并翻译句子


1.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翻译:我与四个人举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游人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也就更加奇异。有个畏于前进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2.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翻译:我们已经出洞,就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3.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翻译: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4.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翻译: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5.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翻译: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随别人而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辅助,也不能到达。

6.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翻译:可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却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7.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怎么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采用的缘故。 四、理解式名句默写 1《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的句子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4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5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2

6、强调“志”的重要作用的句子是: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7、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的句子是:“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

8、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才能实现的句子是: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9、有而无,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的句子是: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强化训练】

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 ,往往有得, 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2. ,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3.《游褒禅山记》中说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句子是: 4.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的原因的句子: 5.怀 6. 便便子: 7. 论述尽己所能却没有到达理想的境地而不后悔的句子: 8. ”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

【参考答案】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 4.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6.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 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8.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60e4ae333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