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时间:2023-02-21 05:23: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济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一、阅读信息

文献信息:谢拉·C.道著,杨培雷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月第1版。 阅读时间:2006111720061230

本书采用简明的体系梳理经济学方法论所涉及的复杂的内容,全书共有九章,解构了经济学方法论的核心问题。同时运用方法论分析与具体的理论相结合、具体分析与抽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经济学领域不同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第一章从学界与公众笑谈经济学入手,引出经济学方法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 第二章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评述了经济学原理不断变化的原因。经济学家们努力改进现有理论构成经济学变化的内因,而信息技术及相应的数据搜集与处理技术的进步、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体自身的变化构成了经济学变化的外因,但并不能说所有这些变化都是经济学进步。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希望经济学能为他们提供有用的知识,故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成为核心问题。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经济学需要跨越极枯燥的、抽象的原理的限制,去贴近生活。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生对经济学的偏好、所能获得的帮助以及经济学在大学生心目中的相对地位已经成为大学里的经济系尤其关注的问题,因为经济学原理的未来依靠的就是现在和将来的学生。

第三章具体讨论了经济学中的几个理论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对人的本性进行理性化,三个不同的着眼点来分析家庭经济学理论并做了一个案例分析。贝克尔用社会成本理论分析了家庭内部分工,即家务劳动由配偶中只能获取低收入的一方承担;克拉克把婚姻看成是家庭成员间的合作博弈,家庭中用于持家的支出和供养子女的支出被视为公共物品(作为家庭收益)女权主义者经济学家则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分析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经济关系的,探究社会习惯对家庭成员决策所产生的影响。每一种理论所形成的结论,存在彼此的差异,如何选择最好的理论并非易事,用经验事实去解决理论的纷争几平不太可能。家庭经济学出了一个非常一般性的问题,经济学与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关于经济学中人的本性理论在多大程序上源自于同样关注人的本性的其他理论,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般而言,济学是对现实的抽象,而现实同样也是其他理论的研究对象。第二个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取自于其他学科,例如厂商理论,其他理论如管理科学商业研究、市场营销等也都关注厂商问题。第三个问题源自于家庭与厂商的理论与总体经济理论的相互关系,即微观与宏观的区别。第四个问题是关于政府如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如全球污染分配问题上,尽管发展中国家污染会损害健康,但机会成本(用污染换收益)要比发达国家低得多,因此,污染的全球再分配可以增加全球福利。

第四章集中讨论了作为理论检验的经验研究工作、作为预测基础的经验研究工作和作为制度安排基础的经验研究工作三个经验问题,分别以教育与所得和教育与增长、预测金融危机、独立的中央银行为例。

第五章探讨了经济学中一些基本的问题,经济学的性质、范围、目的,经济学同其他学科的关系,尤其是同物理科学的关系等等。

第六章从归纳法与演绎法的争论开始,从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经验检验、批判的理性主义和建模、数学经济学四个方面分析了经济学的进步,探讨了把理性主义哲学引用到经济学方法论中去产生的各种问题。这里强调经济学的模型化和数学化,模型被看作是理论检验的工具,数学被看成是在经济学领域建立科学知识体系的有效机制,被视作繁荣经济分析的工具。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需通过模型来交流,而数学表达方式既有助益,同时也有代价。

第七章为理解经济学讨论了反对理性主义的各种观点,以及由此引发的方法论领域的新变化。关键概念库恩范式的不可通约性是在库恩对物理学思想变化进行描述性分析的过程中产


生的,它带来了方法论的重大变化,使方法论的重点转向弄清实际情况,而途径是理解语言的使用方式,思想的社会内涵以及新变化的动机。

第八章是理解经济体,从现实主义、理性、逻辑性与严密性、多元论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九章是经济学与方法论中的若干问题研究,包括社会学思维模式与本体观,我们对方法论的选择,经济学方法论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历史学、其他社会科学等的相互关系,把经济学运用于政策问题的方法,经济学教育的意义以及方法论与经济学的未来。 三、阅读感想

关于经济学的目的是预测还是解释,或者说哪一方面更为重要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文中也辨证地讨论了这个问题。米尔顿·弗里德曼(1953)认为能够做出成功的预测是理论选择的主要指标,而萨缪尔森(1963)极力主张解释优先于预测。不能绝对地说理论是一种预测工具,对理论本身的阐释就是一种解释,因此,解释是内在于理论之中的。理论远远大于预测工具,实际生活中存在偶发机制,使得预测的成功率不高。而预测功能好的理论,同样也是解释功能好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预测就是解释。我认为,经济学理论对于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作用。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经济理论最重要的作用是被用于预测未来,被用于判断某种政策的实施会带来怎样的变化,而对于企业界来说,经济理论的价值是用来预测企业运作中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某类市场的变化以便可持续发展而不断改造世界,而对于学者,经济理论能够被用来更好地解释世界。戴老师在课堂上也曾提过一个问题,现在研究生教育是应该以职业方向为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提高学生解释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论动手能力,我们肯定比不过专门做这一行的高职或者大专学生,那是他们的优势。而我们的优势是对事物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这些优势如果不能发挥,而要去和高职和大专的学生去比具体操作,那这种教育确实没有多大价值。如果不能学以致用,研究生只会成为一种牺牲品,这样势必会影响研究生教育将来的发展。这也涉及到研究生定位的问题。 关于经济学物理科学之间的根本区别,书中谈到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方法,这是物理学与经济学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也就是说,经济学不能基于一定的假定条件,通过实验一样去检验理论。经济学家们一度视物理学为典范,认为只有像物理学那样,经济学变成客观的或实证的,经济学才能更加科学然而,与物理学相比,作为社会科学经济学在形成实证性结论过程中显然会面对更多的困难。我认为,与物理学相比,经济学更贴近现实生活,与人们的行为联系紧密,而现实是复杂的,人们的行为也是复杂的,要像物理学一样采用实验方法去检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用个案替代一般,不具有说服力。 书中第六章指出优秀理论的判断标准一般是对逻辑一致性、事实一致性和成功的预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的结果。然而,在理论选择方面很难寻找到令人满意的标准,很难提供未来经济学的指导原则。逻辑一致性可以视作直接的判断标准,但是事实一致性和成功的预测作为直接的标准存在着问题,因为现实中存在许多变量,通常经济理论是假定一些因子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所得出的结论,与现实存在或多或少的冲突。尽管理论与事实之间存在冲突,我们也不能确信该理论被证明一定是错误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对经济理论不断改进和完善,促进经济学的进步,从而使经济学更好地为人类现实所用。 书中谈到经济学数学化,一些经济学家过于强调了数学对经济理论研究的作用,过于强调数学在方法论中的重要地位,然而我认为数学只是一种工具或者说只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是中性的,没有褒贬之分,过于强调它的作用在某些方面会误导学生。要知道,做出一种选择必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同理,选择数学的同时所放弃的别的选择也就成为一种代价。 谈到理性主义时,波普提出从三个世界中探讨社会生活的真实性。世界”1是物质世界(物理学研究的对象)世界”2是心理世界(与人类心理或动物心理问题相关学科的研究对象)世界”3是与上述世界都不同的一种世界,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产物,其范围广泛,艺术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1f8c426a417866fb94a8e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