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长寿者的生活规律_长寿生活规律

时间:2023-03-24 14:27: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探索长寿者的生活规律_长寿生活规律

“怎样活得长久一些呢”自有人类以来。大概许多人都有这么一个愿望,但是,在太古人类的生活遗址中,发掘出来的古火遗骸,经过科学定,寿命一般都是相当短的,天殇儿童,比比皆是,能够活二三十岁,大概就很不错了。到了有文字的历史年代,情形稍为进步一些,但也不见得好了很多。于是,一些皇帝贵族,达官阔人就殚精竭虑,大肆搜寻什么长生不死之药,使方士之流,夤缘奔竞,赢得一批批主顾,以至砌灶宫廷,炼什么“九转仙丹”;或者奉旨搜罗,掠夺什么“五彩灵芝”。这一类愚昧勾当,延续的时间最少也在一千年以上。水银、雄黄、丹砂之类的丹药,使不少皇帝贵胄、大臣将军,纷纷提前断送了老命,只留下一时以至万代的笑柄而已。真可以说是在文明进步的历程中,人类另一个方面的悲剧了。 科学的逐渐昌明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倒是使人类的生命,整个来说,逐渐延长了的。现在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一批“老年型国家”,65岁的老人开始占全国人口10%以上,男女寿命各各达到70多岁。以中国而论,国人平均寿命,从解放前的30多岁发展到现在的68岁。以我自己的经历而论,我在青年时代,东奔西走,不论在国内国外,从来没有碰见过一个百岁老人。但是,晚年之际,倒是先后和4位百岁老人握过手。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就是从个别人身上,也是可以见其端倪的。例如,经济学家马寅初,摄影家朗静山,画家冯钢百、朱屺瞻,华侨领袖张国基,就都是百岁老人。人们所熟知的齐自石、梁漱溟、冯友兰、钱穆,也都年近一百。这些事例,说明长寿的密码,已经日益为人娄在理论和实践上所“破译”了。 但是,人们的平均寿命尽管在日渐提高之中,八九十岁以上的寿者,在人类中毕竟仍是少数。因此,某地只要出现一个非常高龄的人,就必然有大群的人,趋之若鹜,争相探询养生之道。这种闹哄哄的质疑问难,有时甚至使一些老人为之发火。萧伯纳暮年,有人问他年龄的时


候,他并不正面回答,而总是说:“不用急,快了。”油画家冯钢百,在年近百龄之际,当人们问他长寿之道的时候,他竟然说:“长寿么没有什么秘诀,多看漂亮女人就行了。”就是撇下这些不谈吧,在那些作了正面回答的人们当中,也有些答案,是互相矛盾的,如果人们把枝节的、个别特殊的事物当做根本规律,那就大错特错了。例如:长寿者当中,很多人是不吸烟的,但也有吸烟的;很多人是生活有规律的,但也有个别的人是放浪形骸的。如果把任何答案都当做金科玉律,那就会走火入魔了。 此,探索这类问题,本着科学的态度,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找寻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关于长寿经验,有人说:“少吃,多动,平淡。”有人说:得保持“童心、蚁食、龟欲、猴行。”有人说,应该“心情舒畅,劳逸得当”……这些,都可以说是真知灼见。梁漱溟、冰心,都以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话当做座右铭,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概括来说:经常劳动,劳逸结合;有一定的营养,但决不暴饮暴食;精神有所寄托,决不恣意放纵;生活有规律,心情常舒畅,淡泊安祥,戒除不良嗜好,适当锻炼等等,几乎是那些长寿者经常谈到的,这里面,我认为寓有普遍规律。 可以说,没有一个长寿者,是耽于逸乐,四体不勤,整天躺在床上或坐在安乐椅里的。长寿者普遍喜欢从事一定的劳作,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兴趣盎然。 饕餮者,吃得胖胖滚滚,像条小鲸、像只小海豹似的人,拖着个“啤酒肚”、胖得发愁的人,极少长寿者。 患得患失,忧心忡忡,老是受七情六欲折腾,动不动就暴怒剧哀的人,也很少长寿者。 有一个医生告诉我:灵长动物的一支,进化到人这样的阶段。其心理活动对生理的影响。比任何动物都要大。因此,心理健康是十分值得注意的。许多长寿者都谈到淡泊安祥这么一个课题。可见此中寓有至理。有人在暴怒或者狂笑中猝然丧生,也从另一个角度,为此作出了旁证。 许多谈论养生之道的文章,很少讲到适当脑力劳动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355fb0d85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