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四库提要》评价《资治通鉴》用了八个字:“网罗宏富,体大思精。”史书的价值有二,一是作为史料,一是作为史著。作为历史材料,《资治通鉴》的隋唐五代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源、史料价值。作为史学著作,《资治通鉴》具有不可替代的阅读、鉴赏价值。 宋元学者胡三省曾为《通鉴》作注,他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做事不足以垂后。”康熙、乾隆都曾“御批资治通鉴”。曾国藩曾回答年轻人该读些什么书时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能窃物之理,执圣之权;又好叙兵事所以得失之由,脉络分明;又好详名公巨卿所以兴家败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实六经以外不刊之典也。” 1954年,毛泽东在与历史学家吴晗谈话时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叙事有章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读这部书,可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两年后,在周恩来、习仲勋的亲自过问与安排下,顾颉刚等十二名著名学者点校的《资治通鉴》标点本正式出版,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整理校点的史学名著。 为什么历代政要学人都异口同声肯定和重视《资治通鉴》呢?这要从该书主编司马光的编写宗旨讲起。司马光给宋神宗的奏折中说:他计划编纂的这部书“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显然,司马光的初衷是为日理万机的领导人量身打造一部便于阅览的简明扼要的编年体通史。宋神宗为该书作序,称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书名曰《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最突出的有两点,第一,特别强调领导者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人君的才能、素质和品质对于国家兴衰的重大影响!第二,反复强调治国之道关键在于用人的道理,提出了一系列如何选拔人才、用好人才的思想。 先从第一个方面说。司马光强调人君尤其要对家国兴亡负主要历史责任。人君如何担负起治国安邦的重任呢?司马光认为关键是要修心。所谓修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曰仁,二曰明,三曰武”。人君“三者兼备则国治强。阙一焉则衰;阙二焉则危;三者无一焉则亡”。 那么,治国之要又是什么呢?司马光特别强调用人得失对国家和社会治理上的重要性。他说:“何谓人君之道?曰,用人是也。” 用人首先要知人,司马光把选拔人才放在突出的位置。他说:“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圣贤选拔人才也很困难。比如,如果根据毁誉名声来选拔人才,就会出现竞相博取声名而善恶混淆的状况;如果根据考核档案上的政绩来选拔干部,则巧诈横生而真伪相冒。说到底,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领导者“至公至明而已矣”。领导者只要出以公心,明察是非优劣,不以亲疏贵贱或个人喜怒好恶改变自己的判断,就一定能选拔到合适的人才。“欲知治经之士,则视其记览博洽,讲论精通,斯为善治经矣;欲知治狱之士,则视其曲尽情伪,无所冤抑,斯为善治狱矣;欲知治财之士,则视其仓库盈产,百姓富给,斯为善治财矣;欲知治兵之士,则视其战胜攻取,敌人畏服,斯为善治兵矣。至于百官,莫不皆然。”(卷七十三)可见,司马光的人才选拔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人也是很有启发的。 (节选《新华文摘2018第3期》作者张国刚) 1、下列关于原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作为一部历史材料,就其史源、史料方面,在中国史学中,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B.《资治通鉴》作为“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的史料,由此受到历代政要的肯定和重视。 C.《资治通鉴》是一部除了“六经”之外,将“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可继续修正的先哲经世之书。 D.《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因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得到了当朝皇上的肯定,为之作序并赐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引证和例证,全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B、本文主要围绕开篇中所提出的《资治通鉴》的两方面的价值展开论证的。 C、第三段列举老一辈革命家、学者对《资治通鉴》的重视,借此说明其史学价值。 D、最后一段在阐述知人之道的基础上,总结全文,提出《资治通鉴》的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欲“善治经”“善治狱”“善治财”“善治兵”,须在各自经营的领域中,尽职尽责才可称为“善”。 B、司马光认为,人君在治国时,缺仁则衰,缺明则危,缺武则亡,而仁明武这又是人君修心的主要内容。 C、胡三省、曾国藩二人都是从阅读对象的不同,来谈论《资治通鉴》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及作用。 D、《资治通鉴》这部史料价值很大的著作,对今天的领导人治国、人才的选用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D (A缺少限制语,隋唐五代部分.B因果关系不成立.C不刊之典,理解有误) 2、C (A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不够准确,应当是总--分。B只主要围绕着一个方面,史学价值展开的。D总结全文并不妥,“可见”二字只是总结了本节的内容) 3 B(B说法有误,根据“三者无一焉则亡”可知,并且一,二相对应的,不一定就是仁、明,是三者之中的任何一个)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58fb55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