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那树》刘佳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那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创绿”而付诸实践。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4.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正如歌中所唱的,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茂盛繁密。树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浓浓的绿荫、心神的安慰。树的价值远远不止如此这节课我们共同关注台湾作家王鼎钧笔下一棵树的命运,看看那树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 二、走进作者: 王鼎钧,1927年生于山东临沂县。著有《人生三书》等集子。他的散文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代表性作品《那树》运用小说的笔法,写一棵茂盛的老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的困苦挣扎,最后仍不免被砍伐命运的故事。老树坚韧倔强的形象和最终逃不脱悲剧的命运给人留下深刻的反思,它形象地表现了台湾工商社会在畸形发展中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即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遭受到冲击和毁灭性破坏。 王鼎钧的散文坚持了为人生的主张,揭露了现实的种种流弊,从中可窥见作者对古老文明和文化传统的深沉情感和深切忧思。他的散文文笔简炼,神情俱肖,文理清晰,自成一体。读者能在阅读中自然进入特定情景和氛围,产生深沉的思考。 三、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生字词语 2、思考:那树的一生有怎样的经历?用简明的一段话讲述那树的故事。 明确:这篇散文描写了一棵从久远的年代以来就一直默默的庇护着人类的大树,在人类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的今天却惨遭砍伐的故事。 3.文中树的命运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大树的外型特点和自然环境有了怎样的变化? 自然之树 早期 临死之树 近期 悲壮之树 现在 4、师:那树有许多特点,也有不少美好的品质,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以“这是一棵--------的大树”为开头,说一段话,谈谈那树的品质。 友情提示: 1)从树的环境方面概括 2)从树的外形方面概括 3)从树的品格方面概括 4)从树的遭遇方面概括 5)从作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 6)从读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 7)从树的作用方面概括 如:⑴这是一棵茂盛的树。因为文中写道:“树顶象刚炸开的火焰一样繁密”。 ⑵这是一棵坚固的树。因为文中写道:“台风连吹两天两夜,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连一片数叶都没有掉下来”。可以看出它坚固稳定。 ⑶这是一棵无私奉献的树。它给人们带来阴凉,默默的奉献着,直到生命的最后的一刻。 ⑷这是一棵爱心的树。它预知自己将要被伐,先告知体内的蚂蚁,让她们尽快搬走。 ⑸这是一棵可敬可怜的树。它将自己无私的奉献给了人类,最终却被人类无情的屠杀,但是它却毫无怨言,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心升怜惜。 5、师:我们听了那树的故事,了解了它的付出,能引起我们怎样的感情呢?(赞叹) ⑴请大家用赞叹的语气把题目读出来(可以加上语气词,如“那树啊!”) ⑵找出文中“赞美”那树的句子(用红笔划出来),用类似的感情读出来。 6、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棵大树的? ◆以交通专家为代表的人类,如计程车司机、伐木工人等. ◆以老太太为代表的普通人,诸如清道妇. ◆还有蚂蚁. ◆千万别忘记还有作者。 四、研读赏析,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过渡语)看来大家都很认真的阅读了课文,深刻的理解了那树的形象,那树是大自然的强者,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然而,人类是地球的主宰,其他所有生物都要为人类让步,于是在高楼林立,车流汹涌的现代都市里,那树成为交通的障碍,交通专家向它发出了死亡通知书。下面请同学们品读课文,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找出文中表现人类文明迅速发展的语句,并体味语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 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 西都被铲除,连根拔起。 2.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 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3.作者写蚂蚁搬家一事有什么用意?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明确: 动植物都充满爱心,反衬出人类的无情,表达作者的愤恨、悲哀之 情。…… 五、合作探究、理解主题: 作者借老树的命运,想要表达什么主题? 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后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六、拓展延伸: 1、蚂蚁在离开大树时都“依依不舍”,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 2、大自然在人类面前有时是弱者,有时又疯狂地报复人类,那么人类文明与自然该怎样和谐发展呢?请谈一下你的认识。 七:小结: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冲突作为一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人类在享受到文明带来的种种方便的同时越来越意识到文明是一把双刃箭,“它盖起了高楼大厦,却毁掉了莽莽森林,它为我们提供了化工原料和电子产品,却带走了昔日的山清是秀,牛羊遍野“,处在文明与自然之间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完全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只是要看我们怎么走。 八、布置作业 角色转换,写出几句心里的话:如果你是一棵树,耳闻目睹自己的“兄弟姐妹”不断的倒下,你面对人类,有什么话要说吗? 同学们,人类是善于思考充满智慧的,我希望我们人类能够早日找到一条万全之策,让人类的文明之花在充满生机的绿色星球上绚烂开放!让我们留住绿色,留住地球,留住未来! 板书设计: 人--------和谐相处--------树 喜欢利用 庇护奉献 抱怨嫌弃 忍辱负重 毁灭遗忘 引颈受戮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65b0832a0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