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只此青绿编导演员们身上所展现的优秀品质

时间:2022-11-21 10:10: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如何学习只此青绿编导演员们身上所展现的优秀品质

全剧以动作、造型显山河,以姿态美体现中国传统美学对“中和”的审美追求。“中”即是“正”,不偏不倚,“和”是“中”的引申、发展,有折中取和之意。“中和”也是儒道佛三家统一的审美尺度,儒家思想强调“中庸”“和谐”的“中和”之美;道家认为“道”的本质和表现即“中和”;佛家在塑造佛像时常以中性化形象为主,这也是佛家“中观”的体现之一。

中国传统美学崇尚“不偏不倚”的中和之美,讲求阴阳调和、刚柔并济、变中求通、以形写神。在大足石刻的宋代石窟中,“吹笛女”便是垂眉沉肩。宋代审美追求清丽雅致、简单质朴的风格,女性的形态修长、纤细、端庄,当然,这种审美追求受到了宋代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在剧院观看《只此青绿》就如同观画时一手卷一手展层层递进地娓娓道来,时而苍劲有力,时而唯美绵延,上石下水,舞者双手以袖遮面,双眼低垂,气沉丹田,上身微含保持静态,脚下一探,似蹚水而移,同时也是在模仿山峦脚下江、河水的流动,举手投足、回眸一瞥,不偏不倚、刚柔并济之姿尽显其中。在“火遍全网”“破圈”而出的青绿腰的动作中,更让人有感觉的是演员的发髻就同书法中的顿笔收势一般,袖子抛出,而发髻收回,将山脉走势蕴于姿态中,刚柔并济的中和之美尽显。

《只此青绿》的热演,体现了当代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我们正身处一个文化自信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它成为寄托这份文化自信的载体。






当代人们的爱好多元化,对于自己热爱的事物愿意花更多精力去研究。我们发现许多观众主动到网上分享观剧心得,甚至惊讶于观众对作品的研究如此细微,因此一直收集观众反馈,对作品进行修改和调整。《只此青绿》没有最终的版本,只有最好的版本。它的魅力在于,哺育我们灵魂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的广大观众之间,浪漫的双向奔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观众从网上观看,表达对《只此青绿》的喜爱,体现了世界各国民众追求美好的共同价值取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6d3e19a53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