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问题”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 教育案例反思by 彭天平 【案例背景】 背景一: 处在一线教育的教师们偶尔会发现学生有“早恋”的迹象,具体可以表现在如下几点: 1、男女生“鸿雁传情”——写“情书”以及在课上“眉目传情”; 2、班上的“流言蜚语”——“某某男生喜欢上了某某女生”“某某女生最近老是盯着某某男生看”、“某某男生今天偷偷地给某某女生送东西”“某某男生今天放学在某地等某某女生”„„ 3、亲昵举动——校内或校外男女生出双入对,甚至有在学校拥抱的接近公开化的“秘密”举动。 4、学生突然变得非常注重打扮,穿着时尚,课堂上魂不守舍,成绩下滑。 背景二: A同学,男生,职位:课代表。他是一个性格活泼,酷爱打篮球和烹饪的男生。动手能力较强,运动细胞浓厚,个子高挑,形象正符合现在学生群中特别流行的韩国欧巴范儿,在学校颇有“女生缘”。他母亲是高级知识分子,长年从事外事工作,虽然是单亲家庭,但母亲比较注重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家庭环境相对优越,是班里同学眼中的“优质股”。 B同学,女生,职位:“群众”。她性格相对文静,长相较成熟,打扮较时髦,学习成绩中等。她母亲和父亲都是普通职工,家庭和睦,对于学校工作都很支持和配合。不过最令母亲担心的问题就是女儿早恋问题,所以对于“唠叨的母亲”有时她会选择充耳不闻,母亲也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教育感觉无奈,时常会跟我沟通女儿的教育问题。 两名学生自进班以来互生好感,在一次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后走到了一起,当我刚得知这件事时并没有立即找两人谈话,而是在暗中密切关注两人动向,终于有一次在放学后当我看到男生要企图去搂着女生的时候把两人叫到办公室分别进行了一次深谈。通过交流我决定从青春期普遍女生要比同龄男生的成熟的特点着手,先与女生进行了一场较为深入的谈话,女生也承认一开始被外形所吸引而且该男生也没有一般职校男生流里流气的恶习,所以主动出击,没想到一拍即合,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第二天,当我在班中罚两人抄背班级公约时,班级里一学生问:“老师,为什么你会反对早恋呢?”我一阵诧异:“难道还有班主任鼓励早恋的吗?”答:“恩。”之后,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着并肩手拉手一起走的一些学生情侣,我不禁陷入沉思:既然这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面对青春期少男少女懵懂的情愫,何不就问题本身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爱情,直面真实的内心呢,也许会发现另有一番天地呢?!。 【案例剖析】 目前导致“早恋”的原因 1. 相当数量的学生“早恋”的直接原因是社交范围狭窄。独生子女的原因致使家长对孩子包半得较多,不愿意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走出家门寻找伙伴,造成孩子孤独感较重。许多家庭往往只看到孩子的物质需要,却忽视了孩子对爱的渴求,对性的引导。 2. 随着离异家庭的增多,“问题”少年也不断增多。有些离异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爱和家庭的温暖,他们从小缺少异性的关爱,随着生理的成熟异性吸引越来越强,一旦有异性对其多一份关心或照顾,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早恋,并从同龄人那里寻求安慰。 3. 反观整个世界,在西方社会,特别现在受欢迎的美剧里,十几岁的孩子谈恋爱,亲吻、拥抱,被视为正常(何况西方社会本较开放,异性朋友间拥抱是完全可接受的)。而在中华文化圈中的日韩台越等国家地区乃至整个东亚,也没有中国大陆这般持有对青少年恋爱如此敌视的态度。所以不少学生都认为能交到男(女)朋友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有些学生往往是为了不被人嘲笑而要去“早恋”,这种扭曲的观念是不可取的。 对于早恋,各方态度迥异 1. 家庭往往对这个问题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不允许孩子有正常的异性交往,封锁一切有关性知识和爱情描写的书刊,导致一些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会适得其反,过于刻意禁锢孩子们对于情感交流的需求往往可能影响他们今后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的树立。 2. 其次是有的学校、老师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态度,禁止男女学生的个别交往,一旦发现任何早恋的蛛丝马迹,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定性为“早恋”,甚至公开处罚,常常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其实,我通过网络资料查阅,得知一些新兴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学生认为“早恋”一词并不科学。因为少年在青春期加速发育,第二性征出现后,逐渐性成熟,生理和心理都有成人化趋势。所以对异性产生好感或是发生恋爱行为是青春期的普遍情况,是生理与心理发育的必然,不应该用“早恋”这样带有主观感情的词汇来描述。而青春期之前的少男少女所产生的过早恋爱的现象,一般发生于20岁之前。这个时期,由于年龄局限、涉世不深,缺乏必要的思考能力,而更多的是跟着感觉走。感觉到异性的突出表现及特长,如学习好、长相好、有特长等,往往都会使他(她)们产生倾慕之情。早恋的原因有生理、心理、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方面,许多出现早恋现象的孩子来自结构缺失或教育失当的家庭。缺少和家长正常情感体验的孩子,很容易转而寻求外界的情感补偿。这种情感缺失的补偿现象在女生中更为明显。家长和学校也需要积极配合为孩子提供正确的相关指导。 所以,面对有“早恋”倾向的学生,正确的疏导和关心比当头棒喝或者严厉批评或许更加有效。其中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在平和、开放的氛围中和学生探讨一次青少年学生“早恋”的利与弊不失为一次好的沟通交流的机会。通过大讨论,不少学生的见解出乎意料地有见地,以下是他们讨论后的结果: 关于青少年“早恋”的利与弊 1. 早恋的“利”。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情况下,早恋也有其益处,这种观点普遍存在于学生中。一些学生认为早恋者常会在成绩上互相追赶,以取得对方愉悦与偏爱,使得成绩上升;也有因为对某人有爱慕之心,从其所好,在生活中处处约束自己,以被爱慕者的标准作为生活的准绳,使得原本一些不良的性格和习惯得到改正。早恋也可以使人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增进人际关系。 2. “早恋”的“弊”。 a) “早恋”不利于身体健康。由于很多早恋者情绪不够稳定、好冲动、易动感情、自控力较差,常常会产生各种影响身体健康的不良情绪。这会导致一系列身体不适,久而久之,有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病症、低血糖等症状。 b) “早恋”不利于心理健康。对于早恋者而言,早恋是一个既充满欢喜而充满苦闷的过程。由于对对方的爱恋,早恋者常常因为对方的苛刻要求而造成情绪变化;也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856441ba1c7aa00b52acb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