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长歌行》原文及赏析 汉乐府《长歌行》原文及赏析 《长歌行》是汉代乐府诗的代表作之一,又称《大风歌》、《文献歌》、《大风歌》等。全诗出自李广之手,共五百余字,描写了汉武帝时期北边的战争局势和战争中人民的疾苦,是中国文化史上极为重要的诗歌之一。本文将对《长歌行》的原文及其赏析进行介绍。 《长歌行》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突骑射残阳,单于挥神雕。 三千弦下揭伤心,离愁别恨如春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原。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长歌行》的首段描写了青海、暗雪山等自然景观,表现出辽阔的北方大地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孤城遥望玉门关,暗示了汉代北方战争的严峻形势。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反映了当时北方胡族的强大实力和汉朝作战的艰难困苦。 第二段开始描写战争中的血腥场面。突骑射残阳,单于挥神雕,刻画出悲壮的战争场面。三千弦下揭伤心,离愁别恨如春云,展现了民间深深的爱国情感和士兵们在战争中的心理状态。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通过羌笛和春风的比拟,表达了人民对和平、对家园的渴望。 第三段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原”为切入点,表现了对战争胜利和希望的信心。最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诗人本人的言论,表达了对国家文化和人才的重视。 总的来看,《长歌行》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战争中人民的疾苦和希望。它不仅有诗人的个人情感,更融入了社会、民族、文化等因素,正是因为如此,它能够成为汉乐府的代表作,流传至今。 在赏析《长歌行》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到李广诗歌中所抒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士,他的诗歌反映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感,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作者文化认同的体现。因此,我们读这首诗时,必须深入到文化的背景之中,才能真正理解它的精神内核。 从文化语境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李广在《长歌行》中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内涵,如强调德行、爱国、奉正直等。而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被传承了下来,并影响了后来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 除此之外,赏析《长歌行》还需要从艺术形式的角度入手。这首诗歌采用了平仄规律相对较为规矩的乐府写作法,很大程度表现了诗人的娴熟技艺。他巧妙地运用对比照和意象,使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88a4c87e3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