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缅怀与祭奠 作者:祖克慰 来源:《椰城》2011年第08期 我是清明那天,来到塔寺的。在中国的版图上,塔寺是一个针尖般大小的地方,小得不能再小。我对塔寺,也很陌生,虽离县城十多公里,但我却并不知道,这块烙着红色记忆的地方。真正知道塔寺,与8座坟墓有关,在这里,埋葬着8位烈士。他们牺牲于1948年,距今整整63年。 清明总是与雨联系在一起的,也许是上天被人间的亲情感动,流下的伤感的泪水。我去塔寺那天,下着濛濛小雨,雨小得像雾,打在身上,没有感觉。凤凰山在雨雾里若隐若现,山野里的松树,葱郁的绿色,因为雾,显得凝重。山下的狮子河,绕着烈士陵园,缓缓地流淌,似无声的鸣咽。 路上行人稀少,三三两两的人,行走在山野里。他们面色凝重,手里大都掂着一个小篮子,里面放着一些上坟的纸钱、鞭炮,还有祭祀的食品。雨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停了,山野里,零零散散地飘起了袅袅烟雾,还有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清明,在豫西南乡村,是“鬼节”,还不到11点,上坟烧纸的乡民,就开始了对亲人的祭奠。 我走进陵园时,纸钱燃烧过后的余烟,满地的鞭炮纸屑,还有一束束摆放在烈士的墓前的鲜花,似乎在告诉我,这里刚刚有人来过。一位前来祭奠烈士的老人说:“今天清明节,乡村的党员干部、学生刚刚在这里举行过祭奠活动。那些鲜花是乡村党委、支部和学校送来的。这些刚刚燃烧过的纸钱,是村子里的人烧的。每年清明,人们都要来这里祭奠烈士,没有间断过”。 他们静静地长眠在这里,在远离故乡的一隅。八座凸起的坟包里,定格着他们年轻的生命。袁来牛,河北人,生前担任陈谢兵团四纵十三旅连长;王新元,河北人,生前担任陈谢兵团四纵十三旅排长。另外的六人,没有墓碑,生卒不详。也就是说,他们没有留下姓名,也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哪里人。但是,塔寺的乡亲们记住了他们,很多活着的人记住了他们,他们是军人,是我们的亲人,是为南阳解放战争牺牲的英雄! 我曾经也是军人,可我没有出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是和平年代的军人,对战争没有什么概念。但我并不渴望战争,因为战争永远都是流血,充满着残酷的杀戮。我希望人民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伴着绿色和鲜花,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如果没有1947年的那场战争,长眠在塔寺的8位烈士,如今已是白发老人,儿孙绕膝,享受着天伦之乐。可他们却出生在那个年代,作为热血男儿,在国家危难之时,在人民需要用鲜血铺平和平的道路时,他们挺身而出,成为了捍卫和平的战士。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8b3edc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