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旁听猫”看北大旁听传统 作者:暂无 来源:《观察与思考》 2009年第20期 日前,《北京晚报》以《北大“旁听猫”蹭课5年》为题报道说:“在北京大学校园里,有只猫5年来经常与学生一起听课,深受师生喜爱。这只肥猫,短毛无尾,近日风靡网络。身为流浪猫,原本有些身世飘零的凄惨味道,但这只猫却因酷爱‘旁听’而被人们冠以‘哲学猫’、‘旁听猫’、‘学术猫’等高雅头衔,并引得众多网友和北大学生的关注。” 这一报道,使不少人唏嘘感叹,一只流浪猫为何能在北大的课堂“蹭课”5年,并受到北大师生的礼遇,引起不少媒体的关注,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我觉得这只北大“旁听猫”得益于北大的旁听传统。北大旁听传统由来已久,自从蔡元培校长主校北大以来,北大允许旁听逐渐成为北大约定俗成的传统。 历史上出过一大批曾在北大旁听或临时工作而成就的名人,如毛泽东、瞿秋白、沈从文、冯雪峰、丁玲、杨沫、成舍我、胡也频、柔石、金克木等,周建人、北大学界泰斗季羡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新东方创始人之一的徐小平等,也都有过北大旁听的经历。 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郑振铎等北大教授都先后积极响应蔡元培校长允许北大旁听这一不成文的规定,留下了许多佳话。 北大老校友萧劳就曾在《我在北大的几点回忆》中谈及蔡元培校长帮他亲自批准他的老乡杜姓同学到北大旁听的往事:“1917年我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门(即文学系),正值蔡元培先生任校长,当时我的名字是萧禀原。…‘那年北大招收一批旁听生,我原来就读的河南省立二中有位姓杜的同学要求旁听,我去北大教务代为申请。教务处一位先生却说:‘座位满了,不能再收。’我说:‘座位没满,请你去教室看看。’教务处的先生不去。我气呼呼地去见蔡校长。校长室在红楼二楼上,也没有秘书阻挡,学生可以随便去找。我一进门,蔡先生看我怒气冲冲,便和蔼地说:‘你先坐下,休息五分钟,五分钟后你再讲话。’我坐了一会儿,便和蔡先生说了为杜姓同学申请旁听的事。我说:‘多收一个学生总比少收一个好。教室有座位,可是教务处的先生却说座位满了。请校长去教室看看是否有座位?’蔡先生听后,马上亲自打电话把教务处那位先生请来。我当着蔡校长的面对教务处的先生说:‘教室确实还有座位,不信你去看。’教务处的先生没有说话。蔡校长当即拿笔写了一个条子‘准予杜××到中国文学门旁听’,交给教务处的先生。于是这位杜姓同学终于入学旁听了。” 其实,笔者先后也在北大旁听过13年,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在北大游学,在北大呆上三年五年的比比皆是,有的甚至长达20余年。我认识年岁最大还曾在北大旁听的是年近80高龄的浙江兰溪李渔研究专家赵文卿先生。 从北大“旁听猫”折射出北大优良的旁听传统,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得益于这一传统,在北大游学后,能够有所建树,“追求真理,振兴中华”(北大张岱年先生生前为在北大游学的“北大边缘人”题词)。 ●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8db6cf109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