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应该淡化金牌意识立论

时间:2022-04-11 18:24:27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谢谢主持人!大家好。我方观点是奥运会应该淡化金牌意识。

1900年,金牌第一次走进奥运会。从此,金牌凭借其价值和意义,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对于运动员,金牌是肯定,代表着荣誉和赛后的优渥生活;对于国家,金牌彰显着形象和声望,对于比赛之外的政治博弈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群众,当本国运动员取得金牌时,那种民族的自豪感令人热血沸腾。所以,谁都渴望金牌。但是:

19世纪30年代开始,波兰选手男扮女装争夺奥运金牌; 1988年汉城奥运,本-约翰逊兴奋剂事件;

1994利勒哈默尔冬奥会之前,为了取得女子花样滑冰选手资格,哈丁找人暗算克里根;

2000年悉尼奥运,查出兴奋剂使用11例; 2004年雅典奥运会,22例;

2008年北京奥运,参加自行车、射击、体操等项目的部分运动员兴奋剂检测阳性„„

意识主导行为。谁都无法否认,种种丑闻背后,作为驱动力的是过强的金牌意识。这样驱动下,原本的体育竞技和极限对抗,转变为了对金牌背后利益的争夺,令人咋舌。

中国一直以来,以“举国体制”培养运动员,在奥运会、世锦赛上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悉尼奥运28枚,雅典奥运32枚,北京奥运会51枚。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夺金的所谓优势项目除了乒乓球、羽毛球之外,举重、跳水、射击、体操等基本上都是没有群众基础的精英体育项目。而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程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田径、游泳和水上三个基础大项以及足篮排三大球,中国的实力却差得太远。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功利化倾向,只求大赛的金牌数量,而不考虑不同项目之间社会地位、普及度和影响力的明显区别。以至于中国体育的上层建筑差劲。

另一方面,金牌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利益链条。国家还有相关规定:获得奥运8名、亚运前6名、全运前3名的运动员可以免试进入大学学习,世界大赛的冠军可以免试升入硕士。此规定对其教练也同样适用。一枚金牌,带给运动员、教练员、乃至整个体育团队巨大的利益。这样,争金牌不但是竞技,更是为了自身的前途命运。这无疑是对奥运精神的亵渎。

诚然,千禧年前,奥运会上来之不易的金牌对中国国际和国内事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时至今日,当中国国民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当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了举足轻重的话语权之后,我们还需要依托奥运会上的金牌来强调自己的大国地位,显示自己优越的民族自豪感吗?不是。中国真正需要的是,完善体育的上层建筑,把体育从运动员的事业转变为全体国民之事。

如此,就要淡化奥运会金牌意识。从关注选手夺金到观赏体育运动中人类极限的对抗;从对为夺金而大力培养的精英体育项目转入群众基础性强的三大球,完善其相关场馆、俱乐部的发展;从对金牌的崇拜中走出来,加强群众体育素养的建设;从金牌大国,真正成为体育强国,以体育强国的姿态利于世界之林。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奥运会应该淡化金牌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9963eea0975f46527d3e1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