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淡泊才能明志,宁静方可致远谭杰玉 作者:杰玉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2年第05期 “上士忘名,中士玄名,下士窃名。”在如今这个红尘滚滚、凡音扰扰的人世,争名逐利、尔虞我诈已是家常便饭,官高爵显、名车豪宅成为人们炫耀成功的名片。身为教师,如何才能在物欲横流中保持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是教师师德修养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研精,显燥则不能理性。”明确了养德、治学、修身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要使这三者达到和谐统一,就必须淡泊名利,内心宁静。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身作则。恩格斯说:“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要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的一个人。”对教师来说,在教学实践中,能否以身作则,是教育实践成败的关键。“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文化素养、业务水平、工作作风、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言谈举止等都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孔子把“以身作则”当做无声之教,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监督之下,检察自己,力求成为学生的表率。 一、必须养德 淡泊名利是作为教师的首要条件,只有淡泊名利,才能摒弃诱惑,滤除杂念,完善自我,升华人格。巴金声明“闭门谢客”,费孝通告示“关门盘点”。他们虽身居闹市,却心远地偏,始终坚持不凑热闹,做真人,行正事,终成正果。如果为了区区几元奖金而愤懑不满,为了头上的几顶虚帽而寝食不安,为了寥寥几句批评而郁郁满怀,怎能培养出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呢? 二、必须养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情绪安宁,心地澄清,才能居陋室而品高文,处闹市而心无旁骛。为人师者,要善于维护心灵这方净土,才能安心从教,潜心钻研,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更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应对教育的变革,才能培育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试想一下,由思想僵化、知识陈腐的教师培养出的人才,将何以在社会立足! 三、必须养性 静心方可养性,性不和、身不静则百病生。轻则脾性暴躁、情绪不安,迁延学生,感染众生,其毒不亚“非典”;重则阴阳失调,百病缠身,影响教学。因此,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日常工作中,多些豁达、少些怨怼,多些开朗、少些阴郁,多些乐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9eb2a9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