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

时间:2022-12-30 12:12: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3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掌握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诗歌,品味语言,培养鉴赏古诗意境美和语言美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感悟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留恋故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诵读、研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过去我们学习过许多送别诗,你能说说有哪些吗?( 《淮上与友人别》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首很特别的送别诗《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看标题,什么意思?乘船。荆门是哪里?荆门是荆门山,在湖北。送别谁送别谁?诗人李白25岁时出蜀远游,家乡的山水送别诗人。 二、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25岁之前在四川生活,对四川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25岁第一次出蜀远游。42岁在别人的推荐下,来到了长安,才华受唐玄宗赏识,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他性格高傲,藐视权贵,后遭人嫉妒,获罪,遭贬谪,途中遇赦。762年,李白病重,与世长辞,终年61岁。李白的诗歌一直享有很高的评价,杜甫曾经用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来形容李白的诗歌,韩愈也曾说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三、细读品味

1 初读诗歌,理解大意,划分节奏。(齐读)

2.确立朗读的感情基调:兴致勃勃、豪情万丈、热爱家乡(自读、齐读) 四、研讨诗歌 (一)整体把握

教师问: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可以分为几联? 明确: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研习首联


1.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出蜀的目的:到楚地远游,楚地在湖北、湖南一带。 2.手法是什么? 明确:叙事 (三)研习颔联

1.颔联写了哪些景?什么时候的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明确:高山、平野、江流; 白天; 远景,动景

2这两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明确: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诗人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3.请用一两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颔联景物的特点。 明确:雄浑壮阔 意境高远

4.诗人看到这样的壮阔美景,心情如何?展示出他怎样的形象。 明确:喜悦、激动,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四) 研习颈联

1.颈联写了什么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时候的景?写作角度是什么? 明确:江月、云霞;比喻; 傍晚; 近景+远景,移步换景 2.哪两个字写得好?

明确:飞(动感)和结(动感、联想:彩云如心灵手巧的美丽织女) (五)研习尾联

1.此段抒情,抒发的是什么情?

明确: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从5岁-25岁一直生活在蜀地,对蜀中的山水怀有深厚的感情,初次离别,难舍难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的山水依依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万里送行舟,和常人抒发情感的角度不一样。 2.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 水送人,人思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afd291315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