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举例说明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特点。 答:《标准》中阐述的总体目标是数学课程基本理念的体现,是通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层面的实现来深化对数学及其价值、数学课程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学生为什么学数学”,“学生应该学怎样的数学”,“数学学习将给学生带来什么”等有关数学课程的基本要素。 纵观"总体目标"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数学课程目标在设计上体现了两个特点,那就是"立体性"和"交融性"。 一、 立体性(有三方面) 第一,目标定位准确。在我国首次将"经历"这一过程性动词纳入了数学教学目标,新课程重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过程"。"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正确地把握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一旦建立起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就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些都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样使得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和具体,不仅要"知道、认识、了解",更要在"感受、体会、体验、理解"中学会"把握、估计、解决、处理、交流",在发展学生数感、符号感的同时使得学生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得到培养,并树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目标内容多元。既有结果性目标,又有过程性目标,更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并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贯穿于"数与代数"的整个内容学习中,使内容与目标交相融合,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目标网络。 第三,目标具有时代性。目标中"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学会合作、反思意识"等都是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例如:《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时期: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新课程时期: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交融性 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被细化为四个目标领域: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是《纲要》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数学 1 课程中的具体体现。这四个目标领域,每个目标要求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更多的是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奠定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例如:《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时期: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能应用乘法运算定律,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新课程时期:1、通过小数乘法简便计算的尝试、比较,使学生发现并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通过不同题型练习,使学生能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2、通过小数乘法简便计算题目的尝试、探究、比较、讨论,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灵活、合理计算的能力,体验迁移的数学思想。3、在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尝试和探究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圆的周长》教学目标 教学大纲时期: 1、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知道圆周率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用字母π表示。 3、结合圆周率的学习,简要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激发民族自豪感。 4、懂得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5、会运用公式根据圆的直径或半径求出圆的周长。 新课程时期: 1、经历圆周率的探究过程,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结合圆周率的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从以上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目标的拟订,从知识技能、教学思考、解决问题到情感态度等方面做到有机的整合,对学生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知识不仅仅是数字、符号、图形的罗列表达,它是创造者的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凝结物。每一个目标的达成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多种矛盾交织发展的复杂过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往往是通过情感态度这个媒介才能较好地被学生接纳和形成,利用“情感”可以把知识与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应用的学生数学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优化组合,协同发展。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b923c6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