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现代到后现代:艺术符号主导因素的历史变迁 陆正兰;周尚琴 【期刊名称】《文化研究》 【年(卷),期】2018(0)4 【摘 要】任何物或事物,都是意义“三联体”,在物性、实用符号、艺术符号三者之间滑动。前现代社会,主要为本体论的美学思想,观者的主体审美意识尚不自觉,物、普通符号、艺术符号三位一体,统筹于“技艺”的范畴之下,艺术的使用性与实用表意功能占主导,艺术表意功能大多被悬置。现代社会审美现代性出现,在认识论美学的转向下,观者主体性凸显,一种静观式的审美,艺术符号成为物和普通符号的标出项,使用性与实用表意功能被悬置,而艺术表意功能成为主导。后现代社会进入泛艺术化时代,表现为介入式审美,使用性、实用表意功能、艺术表意功能全面凸显。这三联体中主导的变化,其动力是文化的艺术观念变迁。 【总页数】10页(P23-32) 【关键词】艺术;审美;符号;生活美学 【作 者】陆正兰;周尚琴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B26 【相关文献】 1.同一·疏离·分裂——传统、现代与后现代艺术审美观念的变迁 [J], 邢崇 2.从现代到后现代:20世纪美国视觉艺术教育的模式变迁 [J], 王伟 3.后现代主义是"艺术非典"——后现代主义是逆艺术历史而动的腐朽文化 [J], 朱文杰 4."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笔谈讨论(43)挑战经典的历史重任 [J], 朱金华 5.“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笔谈讨论(26)——对西方后现代反人本艺术思想渊源的历史追索 [J], 费新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360affd2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