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品德课程融合 开掘红色文化资源 有效开展思品教育 品德教研组 徐本利 红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小学品德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品德课教学,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要求:“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正确看待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品德课教学意义。 1.思想引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而红色文化中的人文资源恰恰都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他们堪称时代的楷模,因此,引导学生学习红色文化,学习英烈们的典型事例,必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从而完成品德课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2.历史传承。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品德课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红色历史教育,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从小接受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3.时代气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红色文化并不落伍,相反还具有引领时代前行的价值。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模范,也正是他们的红色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中国人民沿着他们的足迹阔步向前。中国才能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文明。以当下的中国梦为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离不开红色精神的传承。 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是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需要,“充分开发、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资源更应成为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挖掘:让红色文化成为课堂教学资源。结合品德课教学,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成序列化和常态化,《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各年段品德课教学中应如何渗透红色文化。 低年级,开展以“埋下英雄的种子”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红军战士的事迹去体会无数革命先烈在国歌的鼓舞下英勇杀敌,舍生忘死让英雄的种子扎根在学生的心中。 中年级,开展“走进家乡的英雄”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教育学生只有从小热爱学习,长大才能报效祖国。通过了解革命先辈小时候读书的故事去感受读书的重要性,同时组织学生走访烈士的亲人,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英雄的事迹,并沿着烈士的足迹不断前进。 高年级,开展“寻找身边的英雄”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红军烈士精神的指引下,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同时还可以在班级开展“爱心少年”“自强少年”“孝心少年”“诚信少年”“环保少年”的评选。让英雄的精神播撒到每一位孩子的身上。 2、融合:让红色文化成为学校德育主旋律。小学品德教育是少年儿童养成良好性格品质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他们基本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并不仅仅是通过品德课程来呈现的,他需要多学科的融合,更需要与学校各项工作有机结合。 红色文化在品德课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多渠道地将红色文化运用于小学品德课教学教学之中,真正让红色文化进课堂,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烈士的缅怀,珍惜今日的生活,真正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cdcf26e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