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队伍的灵魂与血性》观后感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队伍的灵魂与血性》观后感 今天与部门的伙伴们重温了一遍金一南教授的讲座《关于队伍的灵魂与血性》,这次讲座涉及国家历史比较多,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沉淀,真不太容易懂;得益于早年对近代历史的积累,讲座中几乎所有的例子都能体会当时的历史背景,现在此分享: (1)北洋军阀 创始人袁世凯在小站练兵之前,清朝的陆军就是一盘散沙。其建立中国近代第一支新式新军,本人并无出色的军事才能,但是非常重视人才引进,比如留洋军校出身的冯国璋、王士珍、段祺瑞,还有街上的市井无赖,比如来自市井贩布的曹琨和妓院差役的孟恩远;这两拨人本来压根不是一条道上的,因为袁世凯的笼络,纷纷不分贵贱、连同一心,为先进人物提供才能发挥的机会,改造并影响落后人群,最终组成北洋集团主导了中国历史舞台近30年。北洋早期,纪律严明,袁世凯暴雨训练,带头成标榜。 袁世凯最终经受不住胜利的诱惑,得意忘形,露出封建地主阶级的本性,逐渐将北洋新军变成了北洋军阀,并逐步走上了帝制这条逆时代潮流的不归路。此前一向对袁世凯马首是瞻的北洋核心将领都联名反对帝制,没有趋炎附势,随波逐流。就连左右手的徐世昌和冯国璋都袖手旁观,显示了北洋集团内部还有一部分是有灵魂的队伍。但是此时的北洋已经四分五裂,首领与队伍已经离心离德,貌合神离。此时很多北洋将领深受共和思想熏陶,明白走向共和是顺应时代潮流,封建帝制是历史倒退,必将灭亡。但是北洋军阀各派并没有把共和作为信仰,而是作为实现自己名望和笼络人才的旗帜,最终经不起更先进的国民革命军的进攻,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2)国民党军 创始人蒋介石早年受孙中山委托创建黄埔军校,提出了“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以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为己任,以“三民主义”为信仰。聚集了一批救国救民,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其中有很多学员家境还比较优越,放弃封建时期所谓的高尚生活“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而选择了“奋发向上,苦于冒险”;最初组织黄埔学生军,进行东征后再北伐,从国民党的发祥地广州,一直打到华北,最终东北易帜,实现全国名义上的统一。 国民党军队一直以来亲疏厚薄,导致非嫡系部队忠诚度不高,凝聚力不足,小到一个地区,大到整个省和平解放,投诚甚多,例如:北平、绥远和平解放,湖南、四川、新疆等全省拱手让给解放军。如果不是这些投诚部队,恐怕全国的解放还得推后几年。 国民党军队,为了各自保存实力,阳奉阴违,谎报军情,遇见友军陷入困境时,见死不救,淮海战役中,近在咫尺的几个兵团,做视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一心想着壮烈牺牲的解放军,没有失败,反而是总是想着保护自己的,被消灭掉了,唇亡齿寒,最后所有兵团都被解放军消灭,指挥官被俘。真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国民党最失败的是不仅仅打不过装配精炼,训练有素的日本军队,竟然还输给了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军队。蒋介石晚年总结国民党的失败,第一败在战后接收,第二败在派系之争。日本投降后,国民党部队忙于抢占城市,掠夺物资,以为被日本人打压了这么久,该贪图享乐的时候了,以至军纪涣散,渐失民心。国民党军队里还有派系,队伍里还有小队伍,拉帮结派,互不买帐,给了解放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3)共产党军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军就1千人还办学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任何时候都不忘教育,以少数先进的人去改造大多数人。古田会议,确立了红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营连有指导员, 团级以上设政委,师级以上设政治部主任。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的最大成果北洋水师灰飞烟灭,日本人把所有的赔款都用在教育,以至于影响后面50年,中国在军事上从过去“孙子兵法”上的师傅顿时变成了日本的学生。 共产党与其他团体一样,也存在叛逆,而且叛变的级别绝对是其他团体无法比拟的,高级到直至最高领导,比如张国焘、向忠发叛变,还有非常高级别的陈公博、周佛海投靠国民党,但是叛变的只是个人,队伍还在,因为信仰和灵魂。战争年代的共产党人只服从信仰,不搞个人崇拜! 区别于国民党军各自为阵,解放军同仇敌忾,团结一心,以大局为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淮海战役期间,面对强大的黄维兵团,明知实力不足以包围全歼,邓小平政委毅然提出“就算二野的部队拼光了,别的部队打过江去,照样解放全中国!”这是一种怎样的全局胸怀和视死如归的决心。 共产党在任何危机时候,都是处变不惊,信心不灭,在最困难的井冈山时期,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强敌入侵,面临亡国灭种时,提出了“论持久战”。 (4)太平天国和水泊梁山 太平天国从创立时起,其纲领和信仰就不符合历史潮流,但是由于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八旗军队士气涣散,汉军不受信任与重用,让本来不具备先进团队特征的天平军一路高歌,加上太平军大部分是贫苦农民出身,吃苦耐劳,作战勇敢,服从尊长,所以从荒蛮的广西深山一直打到大清粮仓的江南水乡,连续攻克杭州、苏州、南京,最后定都建朝,封官进爵,一副骄傲自满,不可一世的心态,有点类似于现代暴发户的感觉,把精力都用在了争权夺利、贪图享乐上,导致内讧四起,最终东王杨秀青被处决,并连根拔起,牵连甚重,加上各派相互倾扎,以至动摇了太平军的军事根底,同时为了掩人耳目,装模作样似的派出林凤祥、李开芳等率仅仅几万人北伐,孤军深入,全军覆没。从此一蹶不振,最终消失在历史尘埃中。当年看完这套书籍后,随心写下了一首打油诗“金田起义撼妖清,咸丰江山半边倾;无奈天朝内讧起,留下血训到如今!” 很多人喜欢《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认为他们是一群有情有义、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而本人则认为,水泊梁山的好汉,单兵作战比较英勇,一旦组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各自为阵。有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感觉,没有统一的思想和明确的团队愿景。大家聚集在一起,没有统一目标,当时仅仅是混不下去,无处藏身,才来到梁山落草为寇,有官场失意(林冲)、有杀人越货(鲁智深)、有被逼无奈(卢俊义)、有战败被俘(关胜)等等,所以才有“逼上梁山”一说。角色更是五花八门,有偷鸡摸狗的时迁,卜卦算命的公孙胜,市井无赖的史进,也有正当职业的医生、商贾,官宦,可谓人才济济。好不容易凑齐了108人,但是在朝庭招安的问题上思想从来没有统一过,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结果被朝庭利用,自取灭亡。 所有能登上历史舞台的军事政治集团都有其血性的一面,也就造就了开始的成功,但是,随着血性和灵魂的慢慢丧失,最终走向败亡,被先进团体所取代!拥有血性和灵魂难,坚持血性和灵魂更难!个人没有梦想没关系,只要跟着有梦想的队伍走。 昨天在群里看到有伙伴分享谈到,共产党的胜利不在于本党的纪律性和先进性,和拥有一支有血性和灵魂的军队,而在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即二战日本侵华带来的历史性挑战和机遇,本人认为,无论是得利于国民党内部腐败内斗,还是日本侵华,如果自身条件不足,就是再好的国际环境,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只会错失良机! 这次讲座,开头以一段“想不想干大事,能不能干大事,是不是干大事,不看宣言,而看队伍!”。结尾以一段“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这两段都是非常值得回味的。 一、有灵魂有血性的队伍应具备的: 重视人才引进、不分贵贱、连同一心、为先进人物提供才能发挥的机会,改造并影响落后人群、纪律严明、带头成标榜、顺应时代潮流、意气风发、奋发向上,苦于冒险、不忘教育,以少数先进的人去改造大多数人、绝对领导、不搞个人崇拜、同仇敌忾,团结一心,以大局为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全局胸怀、视死如归的决心、处变不惊,信心不灭、吃苦耐劳,作战勇敢,服从尊长、有情有义、疾恶如仇 二、有灵魂有血性的队伍不应具备的: 一盘散沙、经受不住胜利的诱惑,得意忘形、逆时代潮流、趋炎附势,随波逐流、离心离德,貌合神离、升官发财、贪生怕死、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忠诚度不高,凝聚力不足、亲疏厚薄、见死不救、阳奉阴违、拉帮结派、军纪涣散、贪图享乐、争权夺利、掩人耳目,装模作样、各派相互倾扎、没有统一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12091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6.html